奉化开启速冻模式,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激增

近日,强冷空气抵达奉化,瞬间将城市拉入“速冻模式”。降温加上大风,风寒效应显著,体感温度远低于实际气温。与此同时,区人民医院急诊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数量急剧攀升。

72岁的退休教师张老师便是其中一位。一向身体硬朗、热衷晨练的他,在这个寒冷周末的清晨,像往常一样外出散步,却突然感到胸口一阵剧痛,还伴有呼吸困难。紧急之下,家人迅速将他送往区人民医院急诊。经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情况危急。好在经过及时的溶栓治疗和后续精心护理,张老师暂时脱离生命危险,但后续仍需长期药物控制和定期医疗监测。 

区人民医院急诊科和心内科、神经内科数据显示,随着气温骤降,接诊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数量明显增多。医生指出,寒冷天气会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极大地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面对这一情况,人民医院急诊科杨明玮主任特别提醒广大市民,尤其是本身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必须高度重视自我防护,积极采取预防措施。

预防措施指南:

加强保暖:寒冷天气下,外出时应穿戴足够的保暖衣物,特别是头颈部、腹部和足部,避免血管受到寒冷刺激而收缩。

适量室内运动:虽然户外运动受限,但可以选择室内瑜伽、太极等温和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免疫力。

调整饮食结构:保持清淡、易消化的饮食,多摄入富含纤维和维生素的食物,避免高脂、高糖、高盐的饮食,同时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

规律服药与监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按时服药,不得随意停药或更改剂量。定期进行心电图、血压、血糖、血脂等检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风险。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特别是脑部CT或MRI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心脑血管疾病的迹象。

气温骤降,心脑血管疾病的威胁不容忽视。但通过加强预防,调整生活方式,我们可以有效降低疾病的发生风险。

此外,按摩或艾灸以下穴位,有助于温阳散寒改善血液循环。

1.风池穴

在颈后区,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上端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

2.风府穴

在颈后区,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骨下,两侧斜方肌之间的凹陷处。

3.足三里穴

在小腿外侧,用手从膝盖外侧的犊鼻穴(外膝眼)向下量4横指(即3寸),胫骨前缘旁开1横指(中指)处即是。

4.气海穴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1.5寸。

5.关元穴

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中下3寸。

在气温骤降的当下,做好预防措施、调整生活方式,才能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