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资规分局健全海洋预警监测体系提升海洋灾害应对能力

2024年,区资规分局聚焦海洋灾害防御能力建设,围绕海洋观测、生态监测、防灾减灾三方面,有效提升海洋灾害应对能力,为科学管理海洋国土空间提供有力支撑。截至目前,全区辖区内有海洋自动观测站1个、警戒潮位标识1个、警戒潮位桩1个。 一是强化海洋观测。依托无人机、船舶、标志桩等“海空一体”手段,构建多层次、立体化海洋综合观测网,在红胜海塘新建自动警戒潮位标志桩、在桐照码头升级改造桐照海洋自动观测站,对潮位、气象要素开展连续观测并实时采集汇交数据,实现灾害性天气下潮位自动警报。积极开展海洋智能网格预报业务建设,丰富海洋预报产品及发布途径,推动海洋灾害防御“全面覆盖、精细管理、智能响应”。2024年,累计发布日常海洋预报1098期,提供风暴潮海浪影响分析55期,发布预警短信信息15000余条。 二是强化生态预警。坚持科学布点、现场精核,构建全方位、动态化的生态预警体系。持续开展海洋生态趋势性监测,核查辖区内海洋微塑料信息,精准掌握海洋生态基础状况及变化趋势。持续推进海岸带生态系统本底调查与蓝碳生态系统精细化及碳储量调查,摸清蓝色碳汇生态系统分布情况,为海洋生态碳汇核算和碳交易工作提供依据。2024年,累计监测调查沉积环境和海洋生物资源4处、盐沼站位5个、淤泥质光滩站位4个,现场核查海岸带生态系统图斑13个。 三是强化防灾减灾。常态化开展海洋灾害风险普查,动态更新致灾要素、重点隐患及历史灾害信息。针对海岸防护工程、海水养殖区和避风渔港三大类海洋灾害敏感承灾体,定期开展隐患排查评估。利用全国防灾减灾日、世界海洋日等契机,通过设置科普展板、发放宣传册等方式,广泛开展海洋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提升公众海洋防灾减灾和风险防范意识。2024年,累计完成一线海塘13条、养殖区77个、渔港3个的隐患评估工作,发放各类宣传资料800余份,陈列展板8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