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植物学家在我区发现类似天坑生态环境 多种珍稀物种生长于此,堪称“物种基因库”

Dingtalk_20250225132156.jpg

记者 康诗文

本报讯  日前,宁波植物专家林海伦在溪口镇升纲村考察时,发现左溪坑附近的山谷存在类似天坑的生态环境,多种珍稀植物生长于此。

左溪坑周围是深山峡谷地形,沟壑纵横,植被茂密,其最高峰为撞天岗,海拔达900多米。林海伦表示,左溪坑区域面积广阔,原生态保存良好,各种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堪称理想的“物种基因库”。

在左溪坑的一处深谷里,林海伦发现了大桧藓、羽藓、长柄石杉、对马耳蕨、稀羽鳞毛蕨、斜方复叶耳蕨、狗脊等苔藓和蕨类植物,表明此处空气湿度常年较高,流通不畅,是各种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长乐园。

“长柄石杉是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通常在海拔较高的林下可见,但是在左溪坑海拔较低的山谷内照样生长良好,唯一的理由是此处的空气湿度特别大。”林海伦表示,他还发现了带唇兰、虾脊兰、玫瑰石蒜等植物。

林海伦告诉记者,山谷中常绿树种相当多,生长在一溪坑边上的浙江楠是常绿高大乔木,属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目前已被安徽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编号跟踪研究。目前,此处仅发现3棵浙江楠。此外,这里还有稀有树种浙江新木姜子,少数以宁波命名的宁波木樨,以及大量绿叶树。

“该区域内少有人类活动的痕迹,所以成为了各种野生动植物的生活乐园,如果展开大规模调查,一定能发现许多珍稀物种。”林海伦说,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大保护力度,建立完善的保护机制,确保此处的生态环境不被破坏。

图为在左溪坑附近山谷发现的羽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