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索引号 11330283002982618R/2025-159826 组配分类 计划方案 主题分类 其他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发布机构 莼湖街道 发文日期 2025-03-13

莼湖街道2025年工作计划

字体:【大】 【小】

2025年是高质量收官“十四五”规划、高标准谋划“十五五”规划的关键之年。我们将紧紧围绕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凝心聚力、统筹推进,推动各项决策部署在莼湖落地落实,重点做好五方面工作:

(一)聚力营商环境优化,推动高质量发展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全力争取好、落实好各项惠企服企政策,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提振企业信心,为高质量发展积势蓄能。一是大抓招商引资。对标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任务目标,继续对接万海阀门、盛亿源、银信诚、祥瑞工贸一体等重点项目,争取引进一批标志性、引领性的产业投资项目。对标服务业优先发展要求,继续对接卡伦特电商、天港禧悦餐饮、欧乐发超市等服务业项目,力争限上零售业销售额、限上餐饮业销售额有较大提升。二是大搞一线服务。深化“政府靶向服务”,全力破解企业用工难、订单难等问题,进一步做实做细做深服务企业工作。全力搭建企业家交流平台,打通企业间上下游产业链,促进产城融合进一步深化。深入挖掘潜在的“准规上”企业,梳理形成拟培育企业清单,加强对临规工业企业的帮扶指导,做好动态管理、跟进服务,推进工业企业规下升规上,进一步增强工业经济整体实力和发展后劲。三是大拼经济指标。坚持以促进经济发展为中心,全力冲刺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开门红”,争取做到“保四争五”。紧盯储备、开工、在建、投产、达产、技改“六张清单”项目,及时掌握企业情况,积极推动重点项目尽早落地,争取早日产生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等关键数据。

(二)聚力渔业转型升级,推动高能级渔港百业俱兴更胜一筹。在完成国家级中心渔港动态评定的基础上,发挥政府引导作用,进一步提高渔业产业现代化水平,打造渔业高质高效、渔区宜居宜业、渔民富裕富足的国家级渔港经济区。一是加快渔港项目建设。重点推进十大三年期实施项目,开展莼湖渔港桐照港区道路工程前期工作,完成立项、设计、土地征收、招标等工作;开展桐照渔港、栖凤渔港疏浚维护项目等,扎实推进渔港水环境治理;推进缪家村海上渔业养殖平台项目,进一步规范自备船舶停泊管理;持续推进莼湖渔港锚泊设施项目、桐照渔港改扩建工程栖凤小型渔船码头建设项目;谋划实施庙前塘区块渔民公寓、桐照码头综合服务中心、桐照渔市场及抖音直播基地等项目,逐步完善港区陆域配套设施,为创建国家级渔港经济区提供项目支撑。二是加速渔业产业转型。聚焦滨海旅游岸线打造,将鸿峙民宿、桐照栖凤渔村码头、渔货贸易市场、长三角互联网水产商贸中心、翡翠湾公园、红胜海塘步道、缪家塘头牡蛎平台等点位有机连接起来,变“盆景”为“风景”,打造从天妃湖到缪家塘头的美丽滨海岸线新风貌。进一步优化渔业产业结构,推动海洋渔业与当下火热的旅游文化深度融合,助力渔业产业向高集聚度、高附加值发展延伸,为渔民创造更多实际收益。三是加强渔船安全监管。多措并举持续筑牢渔业生产生命线,打造一批专门运营的接驳船,实现标准化、正规化、数字化,减少海上交通风险。加快推进避风锚地建设,提升莼湖渔港防风避险能力。持续开展2025年度减船转产工作,运用好上级补助资金,淘汰一批“病、老、危”渔船,提升渔船本底安全。

(三)聚力产城深度融合,推动高标杆城镇百炼成金更实一分。坚定不移沿着区委区政府的战略指引奋勇前进,以产城融合启动区块为重点,以主要道路、滨海医院、高端酒店、文商综合体等项目为引领,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因地制宜、稳步推进产城融合工作。一是拉开整体框架。按照“三年出形象”工作要求,建立“跳出莼湖看莼湖”甚至“跳出奉化看莼湖”的高维视角,从路网交通、产业布局、人口分布、生活配套、体制机制等多个方面进行全方位考量,按照近期、中期、远期三个阶段予以分期落实,推动产城融合工作向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优化升级。二是完善功能布局。加速推进宁波市奉化区第三医院、降渚溪水利综合整治工程、吴家埠村至栖凤村农村公路加密工程、莼湖污水厂扩容、滨海新区北区块农耕公园等一批工程项目落地,形成产城融合初步成效。深入谋划产城融合启动区块、行政区南侧地块和其余商住配套项目,打造集商住、酒店、人才公寓、配套等一体的综合服务区,全力打造产城融合新典范。三是促进城乡融合。坚持“三个相结合”规划方针和“三个提升”规划目标,聚力推进城镇中心集聚、布局优化、功能提升、一体发展,逐步构建“一中心四组团”的城镇空间格局。稳步推进尹家、碶头区块整村拆迁,为产城融合未来发展预留空间。向南推动产城融合板块集聚建设,打造高质量城镇社区,有序推进建成区村、中心村加快村庄内部更新并吸纳周边撤并村庄人口,提高区域空间发展质量。

(四)聚力夯实基层基础,推动高效能治理百日攻坚更深一度。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进一步发挥党建优势、组织优势、群众优势,以高效能治理护航高质量发展、支撑高品质生活。一是范围更宽。全力做好经济开发区的“大后方”,围绕安全生产、环保、消防、劳务纠纷等移交事务,多线办联合开展大起底大排查,加强制度设计、配强工作力量,服务保障好招商引资“主战场”。扎实开展三年攻坚、小微园区规范化创建、六类企业专项整治等各类专项行动,做好企业上门服务,尽量少次数、多人数,避免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二是力度更大。常态化开展行业性安全生产整治工作,紧盯危化、船厂、铸造、喷涂、涉氨制冷等重点高危行业,持续提升企业负责人和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能力。全面提高安全生产立案、处罚力度,推进“行刑结合”,提高企业负责人及员工的违法行为成本。加强日常巡查和监管,对违建、抢建、抢种等行为绝不姑息,坚决予以拆除和清理,及时纠治不良社会风气。三是创新更准。积极探索“小事不出村”模式,打造独具莼湖特色的涉海涉渔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将现有的涉海事渔事矛调中心、渔家道德庭、海上共享法庭、渔船编组生产、海上民兵连、仲义工作室等特色做法有机融合,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专业化、规范化,争创全国性示范品牌。探索细化非警务警情分流模式,优化警情处置流程,提高响应效率。

(五)聚力推进以人为本,推动高品质生活百态尽显更上一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工作落实到群众口碑上。一是突出功能性。继续推进桐照农污二期、污水处理厂扩容、莼湖门站至白杜高压输气工程(KA段)、宁波鄞奉区域220千伏网架优化工程的前期工作。提速推进沿海中线道路拓宽工程、东环线南延公路建设,加快奉莼二通道前期工作。推进农房梳理式改造、集聚点建设,持续推动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地。二是突出生态性。探索成立“浙贝母”产业链大党委,串联产业链上下游党组织,形成联营、联建、联动发展机制。深入推进农事服务中心二期项目建设,提高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擦亮“无公害农产品”金字招牌,对辖区内两大片区开展高标准农田改造提升工程。持续推进污水截污纳管、农污终端改造、矿山综合治理、海岸线整治等项目。三是突出公益性。积极探索农田风光新模式,新增文体公园、健身路径、体育设施等基础设施。依托农村文化礼堂、农家书屋、村级文明实践站等阵地,丰富群众业余文化生活。常态化做好低保低边、孤寡老人、失独家庭等困难群体的慰问走访。充分利用老年食堂、养老院、邻里助餐点和第三方餐饮机构,多措施实现老年人就餐全覆盖,完善“15分钟为老助餐服务圈”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