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2830029825979/2025-159863 | 组配分类 | 公共文化体育 | 主题分类 | 政务公开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发布机构 | 尚田街道 | 发文日期 | 2025-03-03 |
“小小传承人”体验非遗文化
作为市级非遗传承基地和非奥项目训练基地,尚田中心小学持续开展“非遗+职业启蒙”特色教育,学子们以“小小非遗传承人”的身份,化身文化传承使者,用稚嫩双手托起千年技艺的传承使命。
在尚鸢社的社员们将校内的“非遗工坊”搬到活动现场。他们手持竹篾、风筝纸,向游客演示扎骨架、糊纸面等“沙燕风筝”制作技艺。现场还设置了“风筝DIY”体验区,学生们担任“小导师”,指导小朋友完成风筝制作。社团指导老师介绍,这些技艺源自《南鹞北鸢考工志》记载的43种传统技法,学生们经过两年系统学习,已能独立完成风筝的制作与放飞。活动现场特别设置职业体验岗,五年级的戴菽瑶作为“非遗讲解员”,向游客介绍“二月二放龙筝,祈丰年”的民俗渊源,她专业的解说让不少家长感慨:“孩子们把书本知识转化成了文化传播力。”这场公益宣传活动不仅让传统技艺“活”起来,更让同学们在策划讲解、互动教学中体验到文化传播者与教育者的职业魅力。
与此同时,由23名学生组成的校舞龙队,带着一条九节龙、两条五节龙加入“春龙大巡游”队伍。尽管是巡游方阵中年龄最小的团队,但孩子们通过游、穿、跃等标准化动作,将布龙舞得虎虎生风,引得沿途观众连连喝彩。队员毛炳皓兴奋地说:“我们每天课后练一小时,虽然手臂酸但特别自豪!老师说舞龙不仅是技艺,更是要把龙的精神传到心里。”
“将非遗传承与劳动教育深度融合,学生们在沉浸式职业体验中既感悟到工匠精神的精益求精,也体会到文化使者的责任担当。让传统文化浸润童年,让文化自信扎根心田,这才是最生动的育人课堂。”学校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