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建“家校医”安全防线,确保师生身心健康”心理专题活动在莼湖中学举行
为深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构建家校医协同育人机制,4月11日,“共建“家校医”安全防线,确保师生身心健康”心理专题活动在莼湖中学举行。区教育局机关党总支专职副书记蔡维波,区心理教研员姜红霞,宁波市第一医院胡洁琼、柴莹两位心理专家走进校园,通过“数据把脉-精准干预-系统部署”三步走模式,为师生心理健康注入专业力量。
专家团队首先听取了奉化二中、莼湖中学、尔仪小学、莼湖中心小学等单位关于校园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汇报,详细梳理了学生心理危机个案数量、处置方案及现存难点。从各校汇报的数据显示,本学期因学业压力、亲子矛盾引发的心理咨询量同比增加30%,部分学生存在“情绪躯体化”(如头痛、失眠)等非典型症状,部分学生在小学高段首次出现心理问题。鉴于此,心理专家团队建议建立“班级-年级-校级”三级预警机制,重点关注单亲家庭、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可以引入“心理日记”记录法,帮助学生通过文字表达疏导情绪。
活动现场还设置了“心灵驿站”咨询区,专家团队针对近期出现情绪困扰、人际关系冲突、亲子矛盾突出的五个家庭开展个性化辅导。一位初二学生咨询后反馈,专家教我用“三栏法”记录情绪,原来烦躁背后是期待被理解。“亲子冲突的本质是爱的语言错位,倾听比说教更有力量。”宁波市第一医院胡洁琼医生语重心长地告诉来咨询的家长。咨询后,家长们表示本次的对谈非常有针对性,对进一步了解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很有帮助。
蔡维波对各个学校的前期心理健康工作进行总结,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她指出,一要深化危机干预机制,推广“1+1+N”帮扶模式(1名心理教师+1名班主任+N名科任教师协同跟进)。二要强化师资培训,每月开展班主任心理技能实训,重点提升危机识别与初步干预能力。三要家校共育升级,重视学区内家校合作,通过家长会等形式普及心育知识,提供心育技巧,共促和谐亲子关系。她强调,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灭火’,而是点燃希望的火种,为青少年打造全方位心理健康防护网,助力他们向阳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