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数智化赋能绿色包装 ​奥迪斯丹“国际开放日”架起中外纸业合作桥梁

记者 康诗文 何腾涛 通讯员 竺盛涌 寇金玉

本报讯  日前,位于方桥街道的浙江奥迪斯丹科技有限公司迎来了一场以“数智化赋能绿色包装”为主题的“纸业盛会”——2025奥迪斯丹智慧工厂国际开放日,吸引来自北美、南美、欧洲、中东、东南亚等地区的300余名国际客户以及国内500余名行业代表参加。

走进奥迪斯丹智慧工厂,传统印象中“人员密集”的场景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AGV小车自动穿梭、机械臂精准抓取、5G溯源系统实时监控的智能化生产场景。纸业采购商Zeina Khan惊叹道:“这里每一块纸板的‘数字身份证’都能追溯原材料来源,颠覆了我对纸箱工厂的认知。”这种“颠覆”源于奥迪斯丹对数智化技术的深度融合。

在开放日的创新成果展上,德国BHS卓越之星纸板生产线、亚洲首套iShuttle AGV原纸物流系统、iCorr设备自巡航监测系统、日本新幸超级α印刷机联动线、AI视觉检测系统等国际一流设备高效运转,展现出5G技术与工业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此外,数码印刷联动线和智能立体仓库的运营,彰显出奥迪斯丹在绿色包装和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方面的领先能力,赢得在场客户的高度赞誉。

一位来自巴西的包装企业代表表示:“奥迪斯丹的数智化技术解决了‘环保合规’与‘成本控制’的双重痛点,希望将这套智能化系统引入南美市场。”

除了硬核技术,奥迪斯丹的“软实力”同样令国际客户印象深刻。据奥迪斯丹企业文化负责人寇金玉介绍,企业坚持“共谋发展、共同致富”的理念,通过“师徒制”“技能大赛”等机制培养本土技术人才,公司定期选派工程师赴德国、日本等国学习,这种“本土化+国际化”的人才战略,让奥迪斯丹在数智化转型中实现了“技术无国界”。

这场开放日不仅是奥迪斯丹的“技术秀”,更折射出中国包装行业的转型趋势。奥迪斯丹的实践表明,通过“机器换人”“数据赋能”,传统纸箱厂也能实现从“劳动密集”到“技术密集”的跨越。“奥迪斯丹的探索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中国包装联合会纸制品包装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张耀权表示,奥迪斯丹的“5G+工业互联网”模式、绿色供应链体系、国际化协作机制,将成为中国包装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