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舶来品”街舞文化与奉化城市品牌的双向奔赴

记者 邬怡灵 王林威 王红雨

5月10日至11日,在青春激扬的节奏中,“美育之江·桃舞奉化”浙江省学生美育成果展示活动(街舞)暨第二届浙江省校园街舞大赛在奉化激情开赛。

活动现场,鼓点铿锵、舞姿飞扬,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营造出全民参与、全民热爱的浓厚氛围,为城市文化注入青春动能,为街舞文化赋能城市品牌写下了鲜明注脚。

街舞兴起

从“街头”到“竞技场”

街舞作为近年潮流领域最具代表性的运动之一,已从街头巷尾走进奥运赛场,成为年轻人表达自我、链接世界的重要方式。自霹雳舞正式入选奥运会以来,在全球范围的认可度和参与度不断提升,其竞技性与观赏性获得主流体育组织和大众文化的广泛认同。

在这股全球街舞浪潮中,奉化主动拥抱新兴潮流文化,自2020年与宁波体育运动学校、吉事街舞俱乐部联手推进街舞项目以来,取得了诸多令人瞩目的成绩。中国国家霹雳舞队队员曾莹莹先后获得第十四届全运会铜牌、杭州亚运会第四名,并成功闯入巴黎奥运会女子霹雳舞前八名,成为中国街舞在国际赛场的亮丽名片。张洋、徐孙锦等运动员也多次在全国及国际比赛中斩获佳绩,全面展现我区街舞竞技化、专业化发展水准。奉化街舞正从“街头小众”迈向“专业竞技”,走出一条文化自信与时代风尚交融的城市创新之路。

席卷校园

体育美育协同发展

此次赛事的顺利举办,离不开我区多年来持续推进体育、美育协同发展工作的有力支撑。10多年来,我区在27所学校深入实施40余项乡村美育特色项目,通过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文化素养,带领孩子站上更广阔的艺术舞台。

与此同时,区教育局着力推动体育与美育的协同发展,持续打造“一校一品”“一校多品”体育品牌,通过“体育课+大课间+课外活动”模式,推动全区5万余名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各类体育项目,形成了覆盖面广、参与度高的阳光校园体系。在街舞进校园的背景下,该机制为街舞教育普及和学生素养提升提供了坚实保障,让街舞不仅成为校园“潮流担当”,更成为新时代美育工作的生动实践。

“街舞不仅是学生展现个性、释放青春活力的舞台,更是美育育人的重要载体。”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以此次街舞大赛为契机,持续深化美育工作,将艺术融入课堂、融入生活,推动街舞等新兴艺术形式在校园落地生根,为学生提供更加多元的发展路径。希望通过美育的熏陶与引导,培养出更多有理想、有才华、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少年。”

品牌赋能

文教旅深度融合

巴黎奥运会后,街舞运动迎来了新的时代,开始形成具有市场潜力的新兴产业链条。借助赛事,我区围绕“文化IP+赛事平台”模式,积极探索街舞运动在文旅产业链条中的深度链接。

浙江省校园街舞大赛作为省级展示平台,深度释放“赛事+城市”联动效应。一方面,有效拉动餐饮、住宿、交通等配套产业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多渠道传播,全面展示奉化街舞教育成果、人文风貌与旅游资源,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文化辨识度和影响力。

作为我区街舞品牌打造的另一项重要赛事,2025“BATTLE KING王者之战”国际街舞挑战赛(总决赛)近期在溪口顺利收官,吸引了来自泰国、美国、哈萨克斯坦、韩国、蒙古、澳大利亚等10余个国家,以及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千余名霹雳舞选手同台竞技。

赛事创办人陈杰表示:“今年是‘王者之战’创办11年来参赛人数最多、覆盖最广的一次比赛,奉化的自然风貌与文化气质为赛事注入了新的活力。”他希望以此为机遇,吸引更多舞者和观众走进奉化,感受街舞魅力,领略东方山水之美。

“桃舞奉化”,舞动的是城市文化与时代精神的深度共鸣。在推动城市品质提升过程中,我区坚持“适青化”思路,围绕年轻人喜爱的文化消费方式,引入街舞、潮玩、运动赛事、市集活动等潮流文化IP,构建集艺术、体验、交流于一体的多元生活场景。通过“IP+城市”的运营模式,奉化正以包容自信的姿态走在城市文化转型前沿,打造出一个个友爱、开放、多元的青年社交空间和文化消费平台,让城市发展更具情感温度与生活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