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蓝宝石”变成乡村振兴“流量密码” 奉甘携手共绘“莓”好蓝图

记者 徐琼 通讯员 林盛吉 杨世军

眼下,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乌史大桥镇潘泽洛村的400亩蓝莓园内,一串串“蓝宝石”正缀满枝头,小小的蓝莓正成为推动甘洛县乡村振兴的“加速器”。

走进蓝莓园区,眼前钢架连栋大棚整齐排列,棚内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精准调控,生物防治技术护航绿色生产。“我们采用全流程智能化管理,确保蓝莓品质达到绿色食品标准。目前,园区23万株蓝莓已全面进入丰产期。”甘洛县晟森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李恩珠介绍道。

据悉,自2024年投产以来,产品远销广州、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不仅为当地村集体提供土地流转费、固定分红等收益近100万元,并带动周边3个村1200余户群众增收,临时用工超3万人次,年度劳务收入近400万元。“现在在家门口每月就能挣4000多元,还能学技术!”在包装车间,村民阿呷布杂正动作娴熟地将蓝莓装盒,她的笑容映衬出蓝莓产业的惠民底色。

随着昔日的荒坡地蜕变为现代化农业园区,奉甘携手共绘的“莓”好蓝图徐徐展开。2025年,奉化与甘洛持续深化“四项行动”,在产业协作上深入推进,计划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300万元,启动蓝莓园区三期建设,包括新建61亩蓝莓种植大棚,配套棚杆、散光PO膜、智能配电设施,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两地还创新“东部技术+西部资源”模式,引入数字化育苗技术,助力甘洛蓝莓产业迎来新一轮升级,实现蓝莓标准化、品牌化的种植,推动亩产效益提升20%以上。“通过品种优化和精准管理,未来蓝莓单产有望从每亩800公斤增至1000公斤。”李恩珠兴奋地说道。

“光卖鲜果还不够,我们要让蓝莓‘身价翻倍’!”晟森公司董事长杨培富表示,今年,公司将重点延伸产业链,投资建设蓝莓深加工生产线,开发果酱、果汁、果酒等高附加值产品,此外,园区正规划蓝莓采摘体验园和田园综合体项目,通过农旅融合吸引游客。“未来,游客不仅能采摘蓝莓,还能参与果酒DIY、观光研学,让‘蓝宝石’变成‘流量密码’。”杨培富对未来充满信心。

从田间到舌尖,从种植到加工,小小蓝莓变身为甘洛乡村振兴的“致富果”。2025年,随着深加工项目落地和农旅融合推进,这一颗颗“蓝宝石”将释放更大能量——预计年综合产值突破1500万元,带动就业岗位增至500个。而且在东西部协作机制进一步强化利益联结的背景下,将由企业按协作资金的4%向村集体分红,以土地流转费、务工薪金、分红股金的模式惠及更多农户,预计每年为乌史大桥镇3个村带来收益1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