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各中小学班主任培训活动亮点纷呈

21.jpg

5.jpg

4.jpg

2.jpg

近期,我区各中小学新任班主任培训活动如火如荼地进行,通过多样化的培训形式,新任班主任们不仅提升了专业素养,更在教育理念上有了质的飞跃。

碑记故事,历史“甬”存——中学新任班主任德育研修‌

4月23日,我区中学新任班主任齐聚奉港中学,共同参与了一场理论与实践交织的德育研修活动。宁波第七中学的任丹老师以“碑记故事,历史‘甬’存”为主题,为大家呈现了一堂厚重而鲜活的班队公开课。任老师通过宁波抗日故事,串联起“开明街断疫纪念碑”“咸祥镇护盟军纪念碑”“四明山运物资旧址”三大历史坐标,让学生在留言板上的真情书写、历史故事的情景还原和小组讨论中,感悟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学生们立下“传承抗战精神,助力民族复兴”的青春誓言,将历史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宁波名班主任林琼媛老师则以《班会应返璞归真》为题,对任丹老师的课例进行了深度剖析。林老师提出了“四真”育人理念——立足“真问题”,创设“真情境”,挖掘“真价值”,落实“真行动”。她强调班会设计需紧扣学生年龄特点与心理需求,通过情感共鸣推动思想共识,让班会成为师生共同成长的对话场域。新任班主任们在导师引领下,围绕抗日精神的德育渗透和班会设计的创新策略展开了小组研讨,思维的碰撞激发出无数灵感火花。

课题研究入门指导——剡溪中学教师课题能力提升行动‌

为提升教师的课题研究能力,剡溪中学近日举办了由奉化区教研室科研部李运花老师主讲的《课题研究入门指导》专题讲座。李运花老师以生动的案例切入,系统阐述了课题研究的意义与价值,并围绕选题策略、方案设计、方法应用三大核心内容,通过“理论+实例”的讲解模式,层层剖析课题撰写的关键要素。讲座既有严谨的学术指导,又贴近教师的教学实际,帮助老师们掌握了课题研究的核心方法,消除了畏难心理。

剡溪中学近年来在教学实践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教科研领域仍存在部分教师畏难情绪。此次活动旨在帮助教师深入理解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的有机联系,推动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学校下一步将建立课题研究指导团队,为教师提供持续的专业支持,推动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

实战化特训——岳林中心小学班主任工作室情景模拟活动‌

5月7日中午,岳林中心小学德义苑班主任工作室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情景模拟特训活动。通过高度仿真的案例演练和集体研讨,着力提升班主任应对突发问题的实战能力。

活动中,周员宇老师面对“学生拒绝清理饭盒垃圾”的情景,采用了共情、明理、践行的“三步引导法”;王忠辉老师则应对“家长深夜来电质疑惩罚方式”的棘手情况,提出了“深夜沟通四原则”。通过两个案例的研讨,工作室提炼出“问题分级处理机制”,将班级事务按紧急程度划分为“现场处置”“延时沟通”“多方联动”三类应对策略。

此次特训不仅提升了班主任的临场应变能力,更彰显了团队共研、智慧共享的专业发展理念。该校德育副校长黄昱晖表示,这些鲜活的案例就像教育工作的“CT片”,让老师们能够清晰看见问题背后的肌理。备战区中小学班主任技能大赛期间,该工作室将持续开展情景模拟活动,并建立“班主任应急案例库”,为打造有温度的班集体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