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2830029807194/2025-162762 | 组配分类 | 人大代表建议 | 主题分类 | 公安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发布机构 | 区公安分局 | 发文日期 | 2025-06-23 |
关于区第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0250158号建议的答复
王建海代表:
您好!感谢您对公安工作的关心、支持!
对于您提出的“关于如何加强为公安民警减负减压”的建议,我局进行了认真的办理,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强化改革提效
一是考核工作方面。坚持降压减负与提能增效并重,全面取消综合绩效考核,并创新推出派出所主防指数,赋能各派出所全面掌握辖区治安情况,进行常态跟踪预测,找准风险隐患点,促动精准施策。二是机构管理方面。高质量完成机构编制管理改革,推动机关瘦身与警力下沉,充实新录用民警和退二线民警下沉基层所队,提升工作张力、优化队伍结构,促进警力资源无增长改善。三是运行模式方面。以“公安大脑”建设为牵引,贯彻“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改革思路,健全完善“164N”警务运行机制,实行大警种牵头中心化运作、核心派出所片区化运作,加强警种对派出所情报、资源等方面支撑作用,全面提升公安工作质效。我局被确定为省级“县域公安整体性重塑系统性变革”试点单位,改革理论在《公安内参》刊发。
二、加强制度保障
一是深化警源治理。优化完善非警务事项协同处置机制,推动镇街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高效分流处置非警务警情。今年以来,全区非警务警情分流率和纠纷类非警务警情分流率分别达47.1%、53.3%。二是强化部门共治。以“共治警务”建设为抓手,创新打造“奉护家和”“奉法护苗”“奉心启航”等系列“奉护”警务品牌,完善跨部门协同共管机制,推动高效能治理。三是推进减负减压。严控年度发文及全局会议数量,取消PPT演示等辅助汇报模式,做到“多会合一、优先召开视频会议”。规范值班备勤制度,除上级要求外,非重大必要不自行启动等级勤务,减少民警勤务压力。
三、推进数智赋能
坚持“机器换人”理念,加快推进智慧警务建设,通过科技引领解放警力,打通基层减负“最后一公里”。一是警用装备方面。深化无人机等新装备运用,拓展维稳安保、侦查打击、交通治理等7大“无人机+”警务应用场景,构建“空地一体”立体防控网,提升实战实效。推广普及警务辅助“智能单兵”,大幅提升处警效率和执法保障。二是社会治理方面。迭代升级“护校安园”4个100%模型,加强校园风险预警、智能监管能力,被推荐为公安部“校园安全风险预警防范数据建模比赛”的参赛项目。推进智安小区“浙址通享”建设,形成“全量一张图”空间数据底座,构建城市空间精细化智治和服务体系,着力打造“空间+治理”新模式。深化“数智安途”道路交通安全治理集成改革,优化“时空预警”“心护途安”等智能应用,提升道路交通治理现代化水平。三是打击侦查方面。强化“数智导侦”,整合公安内部和社会数据资源,建立资源手段共享机制,充实侦查资源数据、手段能力,逐步实现对案件的自动化初侦初查、智能化分析研判,持续提升打击效能。
四、深化爱警暖警
落实落细爱警暖警举措,推动落实依法履职免责和容错纠错等制度,为民警鼓劲撑腰。发挥警察协会、妇委、工会资源整合作用,依托“小球”“大球”“非奥”“文艺”四大俱乐部,组织开展第六届警营最强音暨元宵晚会活动、主持人大赛、拔河比赛等文娱活动6场次,丰富警营文化生活。实时关注民辅警身心健康,落实重大活动安保调休补休和强制休息等制度,经常性开展谈心、走访,及时掌握思想动态,积极推进民警团圆行动等,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着力实现“拴心留人”。实施“全警健身”,推进健身房、训练角建设,加强日常体能锻炼。强化民辅警身心健康管理干预和紧急医疗等措施,重点加强对“三高”和心脑血管疾病群体健康监测,推出个性体检套餐,组织上门问诊,提供健康指导。目前,已实现基层所队AED设备全覆盖。
下步,我局将持续精准匹配爱警暖警举措,为民辅警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不断锻强和激发队伍战斗力,为更好开展公安工作奠定坚实的队伍基础。
恳请您继续关心关注公安工作!
宁波市公安局奉化区分局
2025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