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索引号 11330283742197906J/2025-162827 组配分类 政协委员提案 主题分类 机械制造与重工业,轻工纺织,化工,国防工业,航天、航空,信息产业(含电信)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发布机构 区经信局 发文日期 2025-06-12

关于区政协二届四次会议第019号建议的答复

字体:【大】 【小】

唐圣钦委员:

您在区政协二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发展气动配套业自动化集成商产业园的建议》已收悉。首先对您关心我区工业经济发展表示由衷的感谢!根据您提出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一、现状基础

2024年,奉化气动元件产品生产企业约200家(规上企业32家),全行业工业总产值预计突破100亿元,其中规上产值约80亿元。主要产品包括气动换向阀、气缸、气源件及气动辅件等四大类,相关产品占全国市场和出口份额分别达到30%和50%以上,部分产品在国防装备、高铁、工业机器人、生物医药等领域实现了进口替代。气动产业有效带动奉化当地就业,全行业从业人员超过1.9万人。

二、工作举措

一是大力推进企业主体培育。开展大集团、大企业提升行动,以亿元企业为培育重点,通过强化技术创新、加快兼并重组、延伸产业链、实施智能化改造等措施,着力培育综合实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领军企业。鼓励企业做精做专,构建由单项冠军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组成的企业“雁阵”发展梯队。目前,我区拥有亚德客、索诺、佳尔灵、星宇电子、亿太诺等多家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国家级行业领军企业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2024年,产值亿元以上的气动企业6家,合计实现产值68.2亿元,行业龙头优势明显。

二是积极实施数字赋能行动。扎实推进产业集群“新智造”试点,继续推进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全覆盖,加快建设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引导中小企业实施数智化改造,不断提升集群数智化水平。头部企业已实现ERP、MAS、PLM等多项管理软件数据贯穿,约30%企业实现部分数字化管理。建成2个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4个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以及28个市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全面实现气动行业“3个20%”改进目标,即生产效率、运营成本和产品不良率均降低了20%以上,为气动行业的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是持续锻强企业创新能力。以国家气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为引领,亚德客、索诺、星宇等企业建成省级企业研究院3家,承担国家和市级重大科技项目5项,其中星宇电子研发的电气比例阀成功替代国外产品,打破国际垄断。2024年,规上企业R&D比重达到4.13%,高于全区平均1.8个百分点。积极开展龙头企业与小微企业有偿科研合作试点,完成小微企业研发“清零”。深化产学研合作,搭建关键零部件领域创新成果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与哈工大、宁波科技研究院等院校合作开展关键零部件科技攻关。

二、存在问题

一是自主创新能力弱,品种规格少、高性能产品供给不足,应用领域受限。研发投入不足。尽管我区气动规上企业R&D投入达到4.13%,但全行业平均研发投入不足销售总额的1%,技术来源基本靠仿制。由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我区气动产品处于中低端领域,缺少适应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及极端环境特殊功能要求的产品。

二是行业数据孤岛严重。企业生产设备数据无法得到较好连通,行业内存在数据孤岛问题,难以实现链上的数据互通和行业数据价值赋能。同时,因为销售过度依赖于中介贸易商,很难第一时间洞察产品应用端的市场需求,缺乏应用环境的数据支撑。

三是产业专业人才引育难,专业人才匮乏。奉化气动企业对研发人才、外贸人才、管理人才比较急缺,但企业因为自身规模的因素,对于高端人才吸引力不大。

三、下步举措

(一)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一是加快高端产品研发。围绕气动产品小型化、模块化、集成化、系统化等发展趋势,支持引导现有企业融入机电一体化技术,通过工艺攻关、自主研发、外购和引进技术等方式,突破压铸技术、零部件制造精度、表面处理技术、绝缘封装工艺等“卡脖子”关键制造工艺技术,研发高精度、长寿命、高可靠性的高端气动产品。二是加强核心技术精准攻关。实施创新联合体攻关,推动亚德客、亿太诺等龙头企业牵头,高校院所、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共同申报实施国家、省市重大科技专项、区“小而美”企业等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形成一批填补空白、引领未来的标志性成果。三是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引导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布局建设企业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企业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工作站等研发机构,争创国家级、省级企业研发平台。

(二)推进产业绿智融合发展

一是深入推进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做好“两新”“两重”政策宣贯,推动中小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支持规下企业开展“机器换人”、设备更新,鼓励规上企业与龙头企业大力建设数字车间、智能工厂、未来工厂。二是深化5G+工业互联网赋能,支持龙头企业牵头打造垂直性企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推进企业管理、业务“上云”,快速形成信息化能力。三是推动企业加速向服务型制造转型。支持龙头骨干企业提高数字化能级,打造柔性制造能力,提高气动元件制造水平,加速从气动产品供应商向提供整套全自动化控制系统和数字化解决方案的供应商转型。积极引育优质数字化服务商,为气动中小企业提供“小快轻准”改造方案,提高气动元件产业智能化水平。

(三)优化完善产业发展生态

一是建好产业发展载体。依托临空高端装备战略产业园、溪口优势产业社区等气动相关工业集聚区,推动气动元件企业向溪口、江口集聚发展。做好溪口气动智创产业园等专业园区的运营,坚持“与主导产业符合、产业链匹配”原则,优化准入与退出机制,加快气动产业链企业入园集聚。二是引育气动产业专业人才。健全柔性引才机制,围绕气动企业发展需求,聚焦电气一体化、智能化、数字化,柔性引进国内外一流气动领域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专家到企业任科技副总,助力企业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开展产业技术协作攻关、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推动省级企业研究院、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建设,形成以产业聚人才、以人才破技术、以技术促发展的良好格局。三是加快气动自主创新产品应用示范与拓市场。鼓励企业积极申报自主创新产品、首台套产品和优质产品,以及实现进口替代的气动新产品(技术),加快创新成果场景应用和产业化应用示范深化推动企业“抱团出海”,支持企业拓展“一带一路”沿线、中东欧国家新兴市场,参加国际国内专业展会,争取更多企业成为国际知名公司配套企业,在更高水平上参与国际合作。

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推动我区工业经济健康有序持续发展。

宁波市奉化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5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