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283742197906J/2025-162830 | 组配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 | 主题分类 | 机械制造与重工业,轻工纺织,化工,国防工业,航天、航空,信息产业(含电信)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发布机构 | 区经信局 | 发文日期 | 2025-06-12 |
关于区政协二届四次会议第023号提案的答复
程蓓委员:
您在区政协二届四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积极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建议》已收悉。首先对您关心我区工业经济发展表示由衷的感谢!根据您提出的建议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举措
一是助企全力开拓市场。依托工链圈平台,联合行业协会资源,持续举办线上线下对接活动,聚焦细分领域产品和新兴产品,组织举办企业“新质国潮”新产品发布会和企业产供需求对接会,加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紧密联系。不断完善全区企业产品目录。2024年线上发布产业信息40期,线下举办对接活动38场,惠及企业1600多家次。动态排摸全区工业企业产品底数,分批次发布重点企业产品目录,为线上发布和线下对接做好支撑。目前已初步形成879家重点企业产品目录。联合区发改局、区融媒体中心举办“奉有优品 惠享生活”专项活动,开展直播活动8场次,包含罗蒙、今日食品、霍科、吉田等12家企业。协同区工业行业协会,共组织68家企业参加上海厨房卫浴展览会、上海2024PTC展、工博展。
二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聚焦全域科技创新,加大政策供给,增强企业科技创新发展动力。鼓励和支持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效果较为显著的企业建立各级研发机构。推动传统制造业优势领域锻长板,深耕科技创新夯基工程,充分挖掘、培育科技型企业苗子,丰富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源头供给。2024年新认定省企业研究院5家、省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10家,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第一批次177家,认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76家,备案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26家,新培育“小而美”企业20家。
三是加快数字技术赋能。目前全区已出台并深入实施《宁波市奉化区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制造业智造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细则》以及《奉化区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意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对列入市、区级数字化车间项目并通过竣工验收的,按项目投资额分别给予最高20%和15%的分档奖补,单个项目奖补不超过1500万元。对开展数字化改造并通过项目验收的企业,给予软件、技术和配套硬件最高50%、50万元的分档奖励。目前,已累计建设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1家、国家级智能制造优秀场景4个、省级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项目6个、市级数字化车间项目30个。32个项目列入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项目。
四是推动专精特新培育。支持优质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培育链主企业、充分发挥链主企业、“大优强”培育企业、龙头企业的牵引带动作用,引导链上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强化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帮助中小企业更好融入链主企业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目前,全区共有“大优强”培育企业4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0家(8家为重点小巨人)。
五是深化工业集聚区建设。目前,全区已完成新一轮工业集聚区的调整和整合,将松岙船厂区块纳入到“2070”工业集聚区产业社区的范围。同时,编制《奉化区工业集聚区规划建设财政扶持资金管理办法》,通过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利用存量低效用地进行厂房改造,努力促进工业集聚区高效建设。2024年推进白杜循环经济产业园、生命健康产业园等5个专业园区的建设,盘活工业用地996亩,新改扩(新)建厂房106万平方米,帮扶提升378家低效企业。“2070”内临空智能高端装备战略产业园、白杜循环经济优势产业社区两大园区被认定为市级“腾笼换鸟”标志性培育项目。
二、存在问题
一是创新能力有待加强。与日益加快的技术迭代要求相比,奉化区部分传统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有待增强,企业与高校院所的合作交流面不广、深度不足。前瞻性关键技术研发和投入不足,原创性研究和颠覆性产品开发少,产品同质化及低水平竞争现象依然存在。不少规上企业的研发投入尚未清零。二是人才资源较为匮乏。当前人才供给不足进一步制约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在传统产业在向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转型过程中,一方面,具备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数字化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供给不足,导致企业智能化改造进展缓慢;另一方面,熟悉传统工艺流程又掌握新材料、新工艺应用的高端研发人员稀缺,阻碍了技术迭代创新。三是缺乏大型头部企业。由于缺乏具备核心技术优势和规模效应的链主企业,头部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不强,导致产业链上下游难以形成高效协同的局面。
三、下步举措
一是开展四大转型。用好工业技改、数字化赋能等手段,推动传统产业规模化、效益化、数字化、新产品化转型。通过政策正向激励引导,鼓励更多传统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小升规”,做大规模。充分落实亩均的资源要素差别化配置政策,引导企业进行亩均效益提升。用好《奉化区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意见》等专项扶持政策,推动产业链上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对于有产品创新,核心技术突破、数字化转型等战略想法的企业进行大力扶持,培育更多的中小企业做专业领域的专精特新“小巨人”。鼓励龙头企业引领,发挥“挑大梁”作用,积极参与省市产业链培育,提高产业竞争力。
二是推进两大发展。实施腾笼换鸟“衣领子”行动,提高工业用地的使用效率,促进企业集约集聚发展。加大政府与协会间的合作,定期组织企业组团参加行业相关的新产品发布会、国际国内大型展览会或产品质量分析会等,加强区内外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产供对接。依托“新质国潮”等产业平台,加快企业新产品发布和宣传。
三是做实一个保障。坚持资源优享,充分保障土地、人才、资金资源向优质项目倾斜,为成长性高、潜力足的企业保驾护航。对于有扩产需求的优质企业,要充分保障其用地需求。人才方面,将聚焦智能化、数字化方向,力求多途径、多形式培育与引进高层次人才、紧缺人才,柔性引进国内外一流的科学家、工程技术专家,参与企业新产业关键技术研究和重大项目建设,开发高附加值产品。推动省级企业研究院、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建设,形成以产业聚人才、以人才破技术、以技术促发展的良好格局。
再次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推动我区工业经济健康有序持续发展。
宁波市奉化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5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