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青衿承志传薪火 红脉永续润童心

通讯员 王佳贝

本报讯  7月11日,莼湖街道楼隘村古巷里,25组亲子家庭循着历史的回响,共同参与一场“青衿承志,红脉永续”主题活动。通过沉浸式历史课堂与手工实践,让革命年代的家国情怀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

活动现场,街道文化特派员刘媛媛以1938年奉化国际灾童教养院创办的真实故事为切入点,生动讲述实业家竺梅先与妻子徐锦华在战火纷飞中,倾尽全力收容千余名战乱孤儿的感人历程。当听到夫妇二人变卖家产维持教养院运转,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安宁天地时,现场气氛凝重而肃穆。正在读三年级的楼同学深受触动:“他们用爱建起了一座保护孩子们的堡垒,是真正的平民英雄!”这段跨越时空的守护故事,让“商之大者,为国为民”的精神内涵在儿童心中激荡。

在小红军挎包手作环节,孩子们化身“小小传承人”,专注地用绿色毛毡布缝制挎包。“针脚连起过去路,红星照亮未来人!”稚嫩而坚定的诵读声中,孩子们不仅掌握了手工技艺,更通过指尖的温度触摸到革命先辈的精神传承。

活动尾声,挎着自制小红军挎包的孩子们漫步在青石板巷,古村与新苗相映成趣。这些承载着红色记忆的挎包,不仅是孩子们的劳动成果,更象征着红色血脉在新时代的延续。此次活动将历史故事与实践体验有机融合,创新红色教育形式,让红色基因在乡土间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