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洋主播打卡城里厢市集

记者 徐琼 虞金辉 通讯员 周洁盈

本报讯  7月4日上午,中新社特邀摩洛哥“洋主播”徐伶(英文名:HAJALI IMRANE)走进焕然一新的奉化城里厢市集(奉中市场),沉浸式体验这座融合戏曲与市井烟火的“网红”菜场。

踏入市集,悠扬的戏剧唱段与此起彼伏的吆喝声相互交织。台上,身着戏服的演员正婉转吟唱;台下,往来购物的市民或驻足聆听,或轻声跟唱,上演着“台上唱念做打,台下烟火升腾”的鲜活场景。观看完表演后,“洋主播”还热情参与越剧表演的学习。徐伶穿上戏服,兴奋地说:“这是我第一次穿戏服,感到无比欣喜!我之前逛过很多中国菜场,也看过戏曲表演,但在菜市场里亲身体验唱戏还是头一回。对我来说,能够学到这些戏剧表演动作是最精彩的体验!”

穿梭于市集之中,徐伶被整齐有序的摊位吸引。色彩斑斓的新鲜蔬果摆放错落有致,摊主们热情的吆喝声、与顾客的讨价还价声,勾勒出浓郁的生活气息。恰逢奉化水蜜桃上市,粉嫩多汁的果实让徐伶连连点赞。此外,市场里随处可见的文化“彩蛋”吸引他驻足观看:休息区陈列的非遗手工艺品、正在进行的剪纸竹编体验活动……“这里不只是‘菜篮子’,更是装满文化的‘百宝箱’!”徐伶感慨道。他还饶有兴致地现学了一句宁波话,“原来‘城里厢’在宁波方言里是‘城里面’的意思,一句方言,道出了这座市场的悠久历史,太有意思了!”

市场的“智慧基因”同样令徐伶眼前一亮。在蔬菜摊位前,他掏出手机扫码,菜品产地、农残检测报告、采摘时间等信息即刻弹出;出入口的电子屏幕上,市场实时数据不断跳动。“每个摊位都配备了智能电子秤和溯源二维码,既能保障食品安全,又能帮摊主分析销售数据,还方便市场管理,一举多得!”区农商集团市场经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城里厢市集内的特色戏台于今年3月18日随市场改造升级同步落成,在锦屏街道“锦雁争先”党建引领下,奉中社区与市场携手,将戏台打造为“草根舞台”,既以传统文化吸引年轻群体,又为老年居民搭建交流平台,构建起老少皆宜的社区文化空间。“我们每月都会联动街道、社区和文艺团体,既有专业剧团带来经典剧目,也有百姓自发的才艺展示,真正做到‘月月有好戏,人人能参与’。”城里厢市集相关负责人介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