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索引号 11330283002980727Y/2025-163534 组配分类 人大代表建议 主题分类 司法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发布机构 区司法局 发文日期 2025-07-09

关于区二届人大四次会议第20250248号建议的答复

字体:【大】 【小】

袁国辉代表:

您在区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提的《关于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建议》(第20250248号)已收悉。您就加强涉企优企政策宣传、规范行政执法检查、加强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加强区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受理平台(12309平台)建设、加强律师队伍特别是涉外律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建议。经区政府研究确定,该建议由我局作为承办单位,协办单位包括区法院、区检察院、区公安分局、区营商办等部门。对此,我局高度重视,在借鉴采纳您五方面意见建议的基础上,认真开展调查研究,积极与相关协办单位沟通会商,系统分析整理我区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方面所采取的各项政策措施。期间,专程征求您对建议办理情况的意见建议。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在加强涉企优企政策宣传方面

一是强化政策梳理。相关部门结合各自职能对各类惠企政策进行全面梳理,结合我区企业实际需求,精心编印《新型工业化政策一本通》《宁波市科技创新主要政策便览》等宣传手册,为企业提供更加公开透明、方便快捷的政策指导服务。二是提升政策宣传质效。依托工业协会、“工链圈”、8718公共服务平台等载体渠道,广泛发动“驻企专员”“科技特派员”等队伍力量,通过举办政策宣讲会、座谈会及发放宣传资料、推送政策解读短视频等方式,对企业进行精准辅导,帮助企业用好用足政策。今年以来,累计发放各类政策性宣传手册2万余册;精准推送政策58次、“政策小课堂”系列宣传动画8期,电话宣达涉企政策1500余家次。三是建立政策落实反馈渠道。各部门搭建“亲清直通车·政企恳谈会”、奉商思享汇、“智汇奉治”府院会客厅等载体平台,定期开展活动,及时收集企业对惠企政策落实的意见建议,累计会商解决政策落实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30余个。

二、在规范涉企行政执法检查方面

一是推进全流程管理。由区综合执法指导办牵头,在梳理先试先行创新实践的基础上,制定我区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实施方案,从加强计划统筹、优化检查方式、规范检查行为、强化检查监督、强化结果运用、强化检查保障、严格检查标准等7个方面提出明确要求,构建全流程闭环执法检查机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今年以来,全区行政检查1295次,同比降低66.71%,计划检查率100%,开展“综合查一次”280户次,减少入企167次。二是打造全链条平台。依托“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平台,全面推进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执法协作配合。截至今年4月,我区入驻“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的执法主体为53家,全区共开展执法协同215件,较去年同期增长124%。同时,大力推进无感检查新模式,优化10个无人机智慧巡检模块,设定12条自主巡航路线,可利用高空巡查精准捕捉河道排污、渣土倾倒、违建等违法行为,实现“非接触式”监管,提升指挥调度智慧化水平。三是形成全方位监督。全面落实行政执法监督制度,深入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向全社会公开征集涉企行政执法突出问题线索,全力纠治企业反映强烈的“四乱”突出问题,今年来已核实处置问题线索6起。同时,全面落实宁波市规范行政执法领域行政机关委托第三方辅助服务指导意见,加大第三方辅助服务管理力度。

三、在加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方面

一是建强线下服务新载体。去年年底,在区营商办的牵头下,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已经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设置政企会客厅、业务洽谈区、休闲区等配套区域,提供政策、人才、金融等7个专项类服务事项,实现企业服务需求“一口子”受理、“一站式”服务。今年以来,175项涉企服务事项动态归集至中心服务范围,推送惠企政策339条,兑现奖补资金2.65亿元,惠及企业1115家次。二是优化为企服务新机制。依托“企呼我应”涉企问题服务平台,分类分层分级办理涉企诉求,形成“登记受理—按责交办—分级协调—全程督促—办结销号—服务评价”管理闭环。同时,加强与区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8718等平台的联动,逐步贯通构建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今年以来,各平台共流转涉企问题2770个,办结满意率为100%。三是推进特色增值新服务。进一步优化项目全流程精准审批服务,构建项目开工前审批“一类事”、竣工验收“一类事”等服务新场景,提供项目统办、“帮小二”线上帮办等多元增值服务,切实提升企业项目服务质效。今年以来,累计全流程服务企业投资项目44个、部分代办项目审批事项108件,按时办结率达100%。

四、在加强营商环境投诉监督中心受理平台(12309平台)建设方面

一是畅通投诉监督渠道。强化12309平台对企业涉法诉求的“一站式”归集,畅通信函、来访、网络、电话等四个反映渠道,全面收集营商环境监督投诉线索。引导企业使用12309平台解决问题,制定发布覆盖执法、审批、监管、服务等领域的“法护营商”十二条负面清单,以权责边界规范行政行为。二是扩大线索收集渠道。加强与12345投诉平台的数据互通,深化与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市企业权益保护协会、8718平台的协同联动,建立常态化对接机制,实现线上线下多口径归集投诉事项。三是强化问题线索运用。针对涉企行政检查及违法“查扣冻”问题开展专项监督,今年来梳理并移交问题线索3件,着力规范相关执法行为。

五、在加强律师队伍建设方面

一是规范法律服务市场。召集召开法律服务市场监管工作座谈会,8个重点部门和律师代表专题就异地律师及法律咨询机构对我区法律服务市场的影响进行研判会商,明确了强化本地律所和律师执业规范、拓宽违法处置渠道、推进信息共享等工作意见。二是加强涉外法律服务资源引育。加强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组织律师积极参加各类涉外法律培训,提升涉外法治服务实务技能。搭建多元化合作平台,鼓励律师事务所总所、大所联动互通,实现涉外优质资源共享,形成涉外法律服务合力。三是积极开展涉外法律服务。组建由涉外服务职能部门以及中信保等第三方涉外服务机构组成的企业涉外服务联盟。今年以来,累计服务企业超150家次,协调解决企业合规“走出去”等相关问题9项。组织我区涉外企业代表参加“宁波国际法律服务中心护航奉化行暨当前国际经贸形势下企业法律风险分析会”,为企业在海外业务中风险防控和合法发展提供有效建议。

下一步,区司法局将会同各协办单位紧扣“打造‘服务最优、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氛围最浓’营商环境最优示范区”目标,围绕您提出的建议,结合我区实际,继续在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上下功夫。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聚焦企业需求,精准靶向送策。编制水蜜桃产业和时尚纺织服装行业风控法务指引,印发《奉化区企业常见法律问题百问百答》手册,常态化开展“送法送策”进企业、园区、商会、行业协会等活动。围绕高新技术企业申报、研发投入规范、“小而美”政策兑现、校企合作等企业关注重点,组织开展专题业务培训,助力企业提升发展能力。

二是强化监督管理,规范行政行为。构建“联合监督+法治督察+纪检监察”的立体化监管模式,聚焦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专项督查。对确系存在重大过错的行政不规范问题,移送区纪委区监委追究责任,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积极开展执法培训,提升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和法律素养。将第三方辅助服务纳入计划统筹范围,制定第三方机构“白名单”,进一步规范第三方辅助。

三是优化制度供给,赋能企业发展。坚持立改废并举,全面清理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的规范性文件和相关政策,消除制约企业发展的制度性障碍。全面落实招投标监管,研究出台奉化区招标投标领域治理改革工作方案(2025-2027年),围绕优化管理体制、理顺运行机制等5个方面开展治理改革,营造更加公平、透明的招投标环境。

再次感谢您对优化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宁波市奉化区司法局

2025年6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