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政策赋能 业态创新 我区消费市场回暖态势持续巩固

记者 孙申磊

夜幕降临,溪口应梦里景区内,游客李先生正举着手机拍摄一场大型户外演艺秀。“白天逛雪窦山,晚上到这里看演出、逛市集,再去附近吃点冷饮,这一趟来得值!”他的赞叹,道出了许多游客对奉化文旅体验的新印象。这样的消费场景,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动能。

今年上半年,我区消费市场呈现全方位回暖态势,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46.4亿元,同比增长6.2%。具体来看,三大亮点尤为突出。零售业强势增长:全口径销售额增长14.1%,其中限上家电、数码品类增长35.8%,限上新零售更是实现199.4%的大幅增长。餐饮消费持续升温:在冷饮夜宵旺季带动下,全口径餐饮业营业额增长3.5%,曼特丽酒店、向野餐饮等新锐品牌表现抢眼。住宿业提质扩容:依托紫璋台等3家增量企业拉动,全口径住宿业营业额增长3.1%。这些数据的背后,是“政策红利+夜间经济+文旅融合”的协同发力。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消费市场活力涌动

“这台旧手机用了7年多,现在换新能补贴500元,很划算。”近日,在万达广场的九五八数码门店内,张女士正在办理以旧换新手续。进入6月后,3C产品消费市场迎来“热卖季”。“政策叠加效应明显,相比去年,日销量增长50%以上。”作为主营电子产品的头部商家,九五八数码门店负责人指着柜台前排队的人群介绍,“很多顾客拿着旧机来置换,补贴政策让高端机型售价更亲民。”

今年以来,我区积极落实以旧换新政策,一方面激活消费市场潜力,撬动消费升级;另一方面带动产业投资增长,实现“惠民生”与“促发展”的双赢格局。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双轮驱动”成效显著。

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区消费品以旧换新累计核销资金14246.7万元,其中汽车报废870.0万元、汽车置换1017.0万元、电动自行车589.7万元、家电9392.9万元、3C产品2094.0万元、家居283.1万元。通过政策支撑,大宗消费品更新置换成效显著。上半年全区共审核通过老旧汽车、电动自行车报废更新506台,汽车置换更新908台,合计撬动消费2.36亿元。此外,我区累计发放消费券1262万元,进一步刺激市场,持续释放政策红利,带动消费24442万元,推动全区零售业增速稳居全市前列。

冷饮夜宵旺季来临

夜间经济活力迸发

晚上8时的岳林街道,“小哥冷饮”门前排着长队。“周末要接待1000多位客人,最畅销的水果杯一天能卖近1000杯。”工作人员一边忙着制作饮品,一边招呼客人落座。

入夏后,我区迎来冷饮夜宵消费高峰。奉化冷饮不仅是消暑饮品,更成为夜间经济的特色品牌。据统计,目前全区规模化经营的冷饮店共19家,其中头部店铺日均接待量突破千人次。“向野而森”“小哥冷饮”“阿磊冷饮”等5家限上餐饮企业表现尤为抢眼,拉动全区55家限上餐饮商户实现销售增长。最新数据显示,1至7月,我区限上餐饮营业额突破2.8亿元,同比增长5.0%。“根据当前增长态势,预计1至9月营业额将攀升,保持高于全市平均的稳健增速。”区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我区通过抢抓省级夜间经济城市创建机遇,成功打造溪巷里、棒集生活等夜间商业地标,先后推出并打响“奉化冷饮”“蜜桃音乐节”等夜间活动品牌,实现夜食、夜购、夜游、夜娱、夜宿、夜健等跨界融合发展,夜间经济正在成为我区消费增长的重要引擎。

文旅活动精彩纷呈

过夜游客增长显著

“没想到看球赛还能顺便旅游!”在杭州工作的奉化球迷陈先生拿着“浙BA”门票,前往雪窦山景区享受门票优惠。在“浙BA”宁波赛区预选赛期间,奉化分赛场主办方推出“篮球+文旅”套餐,同时在奉化体育馆周边设置33家市集摊位,联动商圈推出“观赛+餐饮”优惠,放大赛事效应。

后论坛时期,我区充分释放论坛带来的“品牌溢价”效应,获得流量的同时,在经济上实现增量。奉化马拉松以赛事为媒,串联起沿线景区、民宿、餐饮等文旅资源,构建“赛事+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蜜桃音乐节以音乐为纽带,融合露营、市集等多元业态,带动周边消费;“土特产”推介活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展销,将奉化水蜜桃、奉化芋艿头等特色农产品打造成为文旅伴手礼,延伸产业链价值。

今年以来,我区依托各类文旅活动,积极打造“文旅+”新模式,文旅市场迎来加速发展。紫璋台、溪上桃源、莼湖天港禧悦等增量企业纷纷发力,进一步提升全区住宿接待能力。据初步测算统计,1至6月,全区接待游客692.2万人次,同比增长14.9%,其中过夜游人数234.6万人次,同比增长18%。

从景区到商圈,从政策红利到市场活力,我区消费市场的回暖态势一路攀升。随着以旧换新政策深入实施、夜间经济品牌不断擦亮、文旅融合纵深推进,我区消费市场必将释放更大潜力,为争当“重要窗口”模范生注入更强劲的消费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