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银龄课堂”办到老年人心坎上 人大代表“周一夜访”守护幸福“夕阳红”
记者 柳家欢 通讯员 洪盈焕 王颖
本报讯 “之前退休在家就是围着灶台转,几乎没有固定的兴趣爱好。如今体验了老年大学的课程后,每周都盼着去上课,感觉生活更有奔头了!”近日,岳林街道桃源社区61岁居民印阿姨笑着说道。她口中的课堂,是近期开课的桃源社区“家门口的老年大学”,其丰富的课程在社区老年群体中反响热烈,广受欢迎。
据悉,桃源社区“家门口的老年大学”目前共开设“银龄欢歌坊”“银龄乐舞坊”两个特色老年教学班,分别于每周三、周五上午授课。课程由岳林成校教师现场执教,采用手把手教学模式,有效降低老年人学习门槛。截至目前,已开课12次,吸引113人次参与,不仅丰富了社区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更通过集体学习增进了邻里情谊,社区凝聚力进一步提升。
今年3月,区人大代表、人大岳林街道工委主任施海波在桃源社区开展“周一夜访”活动时,了解到有不少老年居民反映平时娱乐活动单一等问题。他随即组织部分区人大代表深入老年群体居住率高的桃源社区、迎恩社区等地开展实地走访,调研老年群体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施海波发现,老年群体退休后闲暇时间增加、精力较充沛,但社群归属感缺失、常担心与社会脱节,因而对社会化活动有较强烈需求,对老年继续教育的热情高涨。
为此,人大岳林街道工委充分发挥代表桥梁纽带作用,一方面发动辖区内在企业、医院领域工作的人大代表共同参与老年教育,开展智能化生活、老年人疾病预防等方面培训,同时牵线“老匠人”“老艺人”,开设大堰卤水豆腐制作、溪口千层饼制作、尚田奉化布龙制作等有区域特色的传统课程;另一方面联动街道党工委、街道社事办等相关部门及岳林成校,推动辖区内有条件的村(社区)开设“家门口的老年大学”。
目前,岳林街道已免费开设15个老年教育课程班,惠及在校学员650人,累计招收学员超2000人次。除桃源社区外,还在迎恩社区、秀水社区、金钟社区、斯张村、童赵村、周家村、东一村等地开设二级教学点,共16个班,服务学员近200人。
人大岳林街道工委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探索更多互动场景,让代表履职与社区治理同频共振,为提升城市温度、绘就幸福生活贡献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