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2015年奉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奉化市统计局

2016年2月26日

2015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市上下紧紧围绕“两城四地”发展目标,扎实推进“三大建设”和四大板块开发,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呈现平稳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GDP)322.1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6%,其中第一产业29.08亿元,增长1.5%,第二产业138.67亿元,增长4.8%,第三产业154.4亿元,增长9.5%。三次产业结构为9.0:43.1:47.9,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比上年提高2.6个百分点。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6.66万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1.07万美元。

2010-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计量单位:亿元、%

全年完成财政总收入62.4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82亿元,增长8.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占GDP比重10.5%,比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完成税收收入54.54亿元,增长4.5%,占财政总收入比重87.4%。从各主要税种情况看,完成营业税7.72亿元,增长9.8%;增值税25.7亿元,增长8.2%;企业所得税5.77亿元,下降17.0%;个人所得税3.19亿元,下降12.3%。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支出60.71亿元,比上年增长19.1%,其中财政用于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节能环保和医疗卫生支出分别增长166.8%、80.1%、22.0%和18.8%;公共财政用于社会民生支出43.1亿元,增长14%。

2010-2015年财政总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计量单位:亿元、%

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1.6%,其中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9%、消费品价格上涨1.5%。构成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八大类商品呈现“六升二降”的格局,其中食品类上涨4.8%、烟酒及用品类上涨4.4%、衣着类上涨0.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1.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3.0%、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0.7%,交通和通讯类下降2.9%,居住类下降2.6%。

二、农业和农村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8.14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1.4%。粮食播种面积11311公顷,总产量7.1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7.6%、13.6%;生猪存栏15.48万头,减少15.8%,猪、牛、羊等肉类产量2.12万吨,减少13.7%,家禽存栏 156.85万只,增长1.2%。水产品总产量15.73万吨,增长4.2 %。“两区”建设扎实推进。有6个宁波市现代农业园区项目完成建设并通过宁波验收。滨海、大雷山2个省级综合区项目高分通过省级验收。农业生态安全全面提升。畜禽养殖污染治理验收通过109家;50头以上养殖场治理达标验收180家,建设“标准化、生态化”畜牧场27家,市动物无害化集中处理中心的主体工程和附属设施全面完工。大力推进四明山区生态修复工程,实施生态修复7000亩,风景林优化改造1000亩,珍贵树种大苗造林500亩。新增无公害农产品11个,新申报绿色食品1个,农业标准化生产程度达61.8% 。连续7年被省政府评为外向型农业先进县

扎实推进幸福美丽新家园建设。新启动培育建设中心村2个、特色村6个、精品线1条、先进乡镇1个,累计完成84个省、宁波市级全面小康村创建,顺利完成第四批15个欠发达地区村庄整治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年完成126个村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受益户数3.99万户。全力启动镇村品质提升行动,制定了镇区和农村品质提升专项行动计划(2015-2017年)。全年完成农村旧房拆迁面积379亩、复垦面积142亩。稳妥推进农房“两改”,执行和兑现好现有政策,做好不同区域农房改造建设项目和政策的衔接和过渡,妥善推进扫尾工作。全市共有在建项目24个,总建筑面积112万平方米,已完工项目13个,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加大下山移民力度,完成4个行政村259户784人下山移民,拆迁住房面积2.72万平方米,退宅还耕113.87亩。积极发展农家乐休闲旅游,全市农家乐游客人数达到500万人次,实现经济收入4.7亿元。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16.30亿元,比上年增长4.5%。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5.11亿元,同比下降4.1%,其中新装备、新材料、节能环保和电子信息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实现增加值19.96亿元,减少7.1%,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26.6%,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7.7亿元,减少7.5%,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36.9%。实现新产品产值90.3亿元,下降10.4%,新产品产值率25.5%;实现利润总额10.13亿元,同比减少3.3%,利税总额22.80亿元,同比下降0.9%。

2010-2015年工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

计量单位:亿元、%

全年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2.69亿元,比上年增长7.1%。全市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65个,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26.67亿元,比上年增长13.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01.3万平方米,增长13.5%。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城市建设

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82.32亿元,比上年增长0.1%,其中项目投资135.81亿元,增长6.5%。基础设施完成投资51.49亿元,比上年减少2.3%。完成服务业投资128.14亿元,减少2.5%,占全部投资比重达70.3%。完成工业技改投资31.16亿元,增长25.9%,占工业投资比重达60.3%。


2010-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额及增长速度

计量单位:亿元、%

全年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46.51亿元,比上年减少14.9%,其中住宅投资30.51亿元,下降18.9%。商品房施工面积262.66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14.2%;商品房销售面积43.19万平方米,增长59.8%。

二手住房成交2475套,28.91万平方米,增长28.5%,二手商业用房3.34万平方米,增长64%。

启动了《奉化市域总体规划(2005-2020)》修改工作,完成了《奉化市“多规融合”规划暨中心城开发边界划定研究》、《奉化市滨海新城发展规划》、《奉化轨道周边地块开发利用研究》、《“美丽奉化”规划暨城市建筑风貌规划研究》等规划研究。完成了45个村庄的规划编制。完成了奉化主城区和溪口中心区地名地址数据更新工作;完成了125平方公里范围1:2000地形图、明化区块6.6 平方公里和下陈区块5.9 平方公里1:500地形数据以及75个竣工图的入库工作。

新建长汀路(东环线至西河路)、中山东路东延、宝化路西延、城北实验学校南侧道路、世茂桃园配套工程等5条道路工程,续建开源路、仁湖路2条道路工程;推进“彩色城市”建设,重点抓好金钟路(老波导-宝化路)绿化工程、县江两岸及大成区域园林景观带、体育馆配套景观工程;加快方桥污水管网工程、泉溪江污水管网工程建设。

全年收集处理生活垃圾26.2万吨,粪便2.82万吨,清理建筑装潢垃圾1.85万吨,新设建筑装潢垃圾倾倒场地1处,改造提升城区40座公厕,更换垃圾桶2000余只;继续抓好“洁、平、亮”工程;推进供水基础设施建设,城区改造、更新、延伸DN100以上总管24.6公里,一户一表改造1100户,完成莼湖镇27个村并网供水及一户一表改造2400户,全年实现供水3093万吨,平均日供水8.47万吨;完成天然气管网敷设106公里,完成东郡尚都、阳光茗都等7788户天然气置换工作,中央花园、宁兴城市广场等新建小区全部开通天然气,建成我市首家天然气加气站。

五、交通运输业

全年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7.22亿元。江拔线大张至沙堤段改道工程、奉化西环线一期工程、裘村至莼湖快速通道连接线工程、下横线裘村穿镇段改道工程推进顺利,完成总长15.13公里公路亮灯工程、火车站广场和甬金高速班溪出口景观提升工程及30条39.7公里农村联网公路、8座危桥改造、3处边坡整治等项目。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达1338.9公里,其中三级以上公路382.9公里,路网密度达105.59公里/百平方公里。

全年完成营业性公路客运量368万人次,旅客周转量21793万人公里,同比分别下降82.0%和78.0%。完成营业性货运量1541万吨、货运周转量59.76亿吨公里,同比分别下降4.6%、2.9%。 其中营业性公路货运量1150万吨、货运周转量193054万吨公里,同比分别下降5.7%、2.0%。

全面提升城乡公交一体化水平。开通溪口、大堰、尚田山区相关公交线路,对溪口、大堰、尚田山区支线87辆农村客运班车和5辆毗邻县际山区班车实施公交化改造,全市区域内客运班车全面完成公交化改造。积极开展县际客运班车改造,完成111辆奉化至宁波客运班车的收购和改造,奉化城区至宁波首条公交线及奉化至宁波直达快客同时开通。当年新增公交车146辆,新增公交线28条、公交专线8条,新增线路里程642.2公里。年末全市有公交车490辆,公交线80条、公交专线8条,公交线路总里程1515.7公里,公交输送旅客2935.6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5.7%。

六、贸易和旅游业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2.43亿元,同比增长12.2%,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34.96亿元,增长16.8%。汽车类等消费热点拉动有力,我市汽车类商品实现零售额12.52亿元,同比增长25.8%。成为宁波首个农村淘宝试点县,营业额达2297万元,荣获“农村淘宝万村惠民计划示范市”,38家电商企业入驻电子商务园运营;成功创建省放心农贸市场和生鲜超市放心柜各2家。

全年实现自营进出口总额28.98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7%,自营出口总额25.67亿美元,增长1.4%。实际利用外资8253万美元,新增对外投资企业8家,核准境外投资额2655.5万美元。完成服务外包执行额2.21亿元,同比增长46.5%,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1515万美元,同比增长75.5%。

编制了《奉化市“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奉化智慧旅游三年行动计划》等规划,策划中英文对照的《奉化旅游招商手册》。滕头鲜果园和羊羔仔农场成功创建首批省果蔬采摘基地。积极培育三十六湾、董村、斑竹3个乡村民宿(客栈)集聚区,全市有各类乡村特色民宿和主题酒店30余家,床位数近700张;在国家旅游局首批乡村旅游“千千万万”品牌评选中,我市滕头村获“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新增心宿·甬江源为宁波五花级酒店,憬漫别院为宁波四叶特色客栈;宁波青旅国际创建为四星级旅行社;溪口银凤度假村成功通过五星级饭店复评;龙门千层饼店被评为省四星级购物店。举办雪窦山新地标发展论坛活动。引进湖北卫视《一路心喜》大型户外旅游真人秀栏目赴奉化取景拍摄。组织“文明旅游我先行”奉化市导游大赛,当年新增高级导游8名。积极指导旅游企业和各镇(街道)开展旅游节惠民活动,其中溪口旅游文化季获得2015宁波旅游社会办节一等奖,溪口旅游文化季(武山庙戏)获评宁波月光经济十大活动。全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620.16万人次,同比增长11.3%,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7.97亿元,同比增长13.9%,连续六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七、金融和证券

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84.63亿元,比年初增加39.59亿元,比上年增长8.8%,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479.39亿元,比年初增加38.65亿元,比上年增长8.7%。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551.70亿元,比年初增加25.25亿元,比上年增长4.8%,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547.09亿元,比年初增加27.41亿元,比上年增长5.3%。小微企业贷款余额204.66亿元,比年初增加20.39亿元,比上年增长11.1%;个人消费贷款104.72亿元,比年初增加11.09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年末,全辖银行业金融机构18家,其中政策性银行1家、国有商业银行4家、股份制商业银行10家、邮储银行1家、农商行1家、村镇银行1家。年末,全市社会融资规模31.36亿元。

全年保险机构实现保费收入11.07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财产险4.91亿元,增长15.9%;人身险6.16亿元,增长6.2%。保险公司赔款与给付累计支出4.09亿元,比上年增长10.9%。其中,财产险3.03亿元,增长13.1%;人身险1.06亿元,增长5.1% 。

全年证券经营机构证券成交总额2193.62亿元,比上年增长231.5%。年末,证券投资开户数为45912户,比上年增加15472户,增长50.8%。

八、科技、教育、人才

全年新增宁波市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153项,其中国家级科技项目7项,省级3项。列入宁波市工业重大项目6项,宁波市智团项目11项,LED应用支撑项目1项,宁波市“3315”计划高端创业创新团队4项,宁波市发明专利产业化示范项目2项;成功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家,总数达74家;新增省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3家,总数达18家;新增宁波市企业工程技术中心8家,总数达64家;新增宁波市创新型初创企业96家,总数达368家。

全年申请专利1964件,比上年增长4.0%,其中申请发明专利621件,增长35.3%;授权专利1469件,增长10.0,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达222件,增长131.3%。市政府与浙江工业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共建浙江工业大学奉化智慧经济研究院,与赛伯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建“赛伯乐奉化创社”,与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

全年共立项实施农业、社会科学发展项目宁波市级13项,奉化市级35项。其中,立项实施“社区慢乙肝特定人群早期肝癌的追踪筛查临床应用研究”、“毛竹笋加工废弃物生物利用技术研究”等宁波市科技富民惠民项目7项,“奉化市林特产业智慧农业技术应用及示范”等宁波市公益类重大科技专项、自然基金项目、星火示范基地、科技特派员项目6项。

组织实施“全球选才”战略,先后8次组团外出招聘人才,成功举办了春夏6次大型人才交流大会,有近1.26万人次进场应聘。全年共引进各类人才3900余名,其中博士12名,硕士140人。全年共培训各类人才1.7万人次。推荐晋升高级职称132名,晋升中级职称399名,832人获得初级职称。年末,全市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40683人,其中中级以上技术职称人员12048人。各类农民技术人员3601人,当年农函大与农村党员实用技术人员培训5300人。科学知识宣传74 场,宣传人次3.37 万人次。

全市现有中小学校和特殊教育学校51所。义务教育段40所学校(不包括特殊教育学校)经省万校新标准化学校标准验收,39所学校达标,达标率97.5%。在校中小学和特殊教育学校学生57471名,其中普通高中学生5920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5054名、初中学生13549名、小学学生32898名、特殊教育学校学生50名。中小学和特殊教育学校教师3779名,其中普通高中教师607名、中等职业学校教师397名、初中教师1086名、小学教师1676名、特殊教育学校教师13名。

学校设施进一步完善。全年迁改建校舍建筑面积6万多平方米;基础中小学生生均占地面积30.8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12.4平方米,教学用计算机11189台,每百生拥有教学用计算机21台;全市学龄儿童入学率、小学毕业生升学率均达到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99.63%,基本实现了从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向普及十五年教育的跨越。全市报考普通高校的人数为2941人,比上年增加40人,高校录取2467人,录取率为83.88%。

九、文化、卫生、体育

年末,全市有文化馆、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剧院、档案馆各1个,电影院3个。创建浙江省文化强镇1个,宁波市优秀基层业余文艺团队4个。举办了2015年 “龙腾狮跃闹元宵——奉化布龙舞溪口”活动、首届市民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暨民间文艺大巡游、中国奉化弥勒文化节活动等系列活动,组织开展送戏下乡演出250场,电影进农村放映2600场,行政村农家书屋已做到全覆盖。在浙江省第四届群星视觉艺术大展优秀美术作品展,由我市选送的作品《凝乡》获银奖。宁波市第五届小品、小戏、曲艺大赛,越剧小戏《不了情》、小品《吃不了兜着走》均获表演银奖、创作铜奖。条宅村舞龙队应邀参加“中国梦•非遗梦”第十届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节暨2015“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杭州)展演活动,并获得展演节目金奖。奉化市首个展厅“群艺展厅”在奉化剧院内正式落成。我市的四明松溪派内家拳、根雕(奉化根雕)、棠岙纸制作技艺,列入宁波市级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全市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76个,核定床位2036张,卫生技术人员3421人,其中执业医师(含助理)1649人,注册护士1399人。为全市50722名60岁以上农民进行了健康体检,体检率为66.11%。累计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43.71万份,规范化电子档案建档率88.90%。全市重性精神病人2330名,管理率98.80%。评估在册儿童7981人,全程接种率99.44%,安全注射率100%。全市婚检率98.33%,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7.41%。全市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95.43%,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95.21%,婴儿死亡率0.64‰,新生儿死亡率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28‰。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严格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四家公立医院门诊均次费用、住院均次费用同比分别下降3.49%和8.99%。市人民医院分别与上海市肺科医院、宁波市眼科医院合作成立治疗中心。市中医院和市人民医院分别与萧王庙卫生院、松岙卫生院建立医联体并投入运行。全面推进契约式家庭医生制服务工作,签约服务人数3600余人。国家卫生城市顺利通过复评。

竞技体育成绩斐然。在宁波市第十七届运动会上,我市青少年部以金牌161枚,团体总分2690分,在宁波市11各县(市)区中位列金牌榜第2位,团体总分榜第3位,大众体育部也以20枚奖牌首次进入奖牌榜前六名,均创下了在宁波市市运会的历史最好成绩。在第一届全国青少年运动会上,我市共有7名运动员代表宁波市参加比赛,其中张巧颖在女子10米气步枪个人比赛中,打破自己保持的全国青年纪录,获得金牌,何晓峰获得沙滩排球银牌。成功举办了全国女子拳击冠军赛、浙江省青少年羽毛球总决赛、浙江省青少年女子排球锦标赛、“波导.山水桃源杯”2015年浙江省第二届舞龙锦标赛暨奉化市市民文化艺术节布龙展示大会、“技工学校杯” 2015华东地区排球精英赛、2015年全国“龙腾狮跃闹元宵”大联动暨奉化布龙大汇演活动、浙江省第二届全民体育节奉化市“交通杯”中老年快乐舞步健身操展示大会。体彩销售8392万元,超额完成既定目标。

十、人口、居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年末,全市户籍人口483398人,比上年末减少330人,其中城镇人口198746人。全年出生人口3268人,出生率6.76‰;死亡人口3296人,死亡率6.82‰;人口自然增长率-0.06‰。全年计划生育符合率96.04%,出生婴儿性别比113.28%,比上年提高7.07个百分点,综合避孕率90.72%,下降0.34个百分点。

2010-2015年年末人口及增长速度

计量单位:万人、‰

我市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95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894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50元,分别增长8.1%、8.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4%、7.0%。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30000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3964元,分别增长13.7%、14.1%。年末,城乡住户存款余额266.4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6.1%。年末,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42.56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56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5.77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77平方米。

新增就业岗位13239个,共举办各类人力资源洽谈会97期,有23760名求职者与企业达成用工意向。实现农村劳动力转岗技能培训5212名,转岗就业率达到88%以上。帮助985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登记失业人数562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78%。

各类社会保险扩面工作稳步推进。年末,全市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人员21.83万人,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7.73万人,工伤保险参保人数12.75万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0.27万人,生育保险参保人数8.93万人。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工作稳步推进,年末总参保人数1.59万人。年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0.14万人,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19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合22.19万人。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月人均540元提高到612元。修改完善了医疗救助的标准,扩大了救助对象和特殊病种范围,镇(街道)便民服务大厅均设立了统一的社会救助窗口。全市低保人数7515名;有1157人享受贫困重度残疾人生活补助,1802人享受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33名孤儿全部享受基本生活费,其中社会散居24人,集中供养孤儿9人。 

年末,全市有各类收养性单位23个,床位3710张,收养各类老年人2691名;有农村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对象428名,集中供养率达100%;各类福利企业21家;各类社会组织391家。

全年慈善机构募集善款3490.1万元,救助支出3926.1万元,受助的困难群众达5.25万余人次。市慈善机构累计募集已达22984.2万元,累计救助支出17409.3万元,受助40.5万余人次。

年末,全市共有6镇、5个街道,27个社区、13个居民委员会、353个村民委员会。

十一、资源环境、社会安全

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全年完成126个村的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受益农户数达4.1万户,开展生活污水处理的行政村比率达70.3%。水环境治理深入推进,完善“河长制”管理机制;实施环境污染防治,淘汰完成禁燃区内98家企业的117台燃煤锅炉,淘汰禁燃区内98家企业的117台燃煤锅炉,淘汰“黄标车”2677辆。全社会用电量27.7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0.8%,其中城乡居民生活用电4.04亿千瓦时,增长5.0%。

全年发生各类生产安全事故289起(不含消防),死亡49人,受伤289人,经济损失161.55万元,同比分别下降17.0%、10.9%、16.7%和14.9%。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隐患排查治理等各项专项行动,检查生产经营单位4819 家次,发出执法文书 1377 份,暂扣或吊销有关许可证 5件,罚款人民币957 万元,停产停业整顿 20家,依法关闭 3 家。开展安全培训教育,共培训企业主要负责人2503人,企业安管员3010人,一般员工60390人,并对 396名村居安全生产协管员进行了培训和发证。

全年完成食品检测2531批次,药品监督抽检257批,分别占全年抽检任务的105.5%和111.7%,其中检出不合格215批次,阳性检出率为3.5%;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427例,其中新的严重的报告占29.51%;医疗器械不良事件(MDR)报告98例,检查各类食品药品单位6532家次。查处各类经济违法违规案件497件,其中万元以上案件176起,其中食品安全307起,罚没款1043.96万元,移送司法机关案件6件。

本级信访总量为1508件人次(包括上级转办329件人次),比上年减少31%。其中,来信386件,减少16.4%;来访374批/1122人次,批次减少25%,人次减少35%,其中五人以上集体上访54批/554人次,批次减少22%,人次减少34%。市党政领导接待群众234批/744人次。

着力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和已建工会企业集体劳动合同签订率分别达到96.6%和98.2%;健全防范处置欠薪机制,为4831名劳动者追回拖欠工资9259万元;提升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受理劳动争议647件,仲裁结案率达到96.5%,调解率达到70.7%。


注:(1)本公报所列各项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

  (2)全市生产总值、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当年价格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格计算,人均GDP按户籍人口测算。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企业。

  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企业指:

  批发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

  零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

  住宿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

  餐饮业: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


  固定资产投资指计划总投资500万元及以上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