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胡精心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
通讯员 郑依蕾 王叶儿
本报讯 近年来,章胡村紧紧围绕“改旧建新、古宅保护、保留区提升”的发展思路,推进“灵美章胡”建设,精心打造美丽乡村示范村。
优化村庄环境 促进生态宜居
为改变危旧房多、基础设施落后的短板,去年起,该村牢抓宁波市“改旧村”和莼湖镇作为奉化区农民建房试点镇的契机,全面启动农房梳理式改造工作。计划总拆旧土地面积约60亩,改造工作分三期实施,第一期改造工作正在顺利推进,今年4月底第一区块已拆除92户危旧房,整理出可利用土地约30亩。
据悉,章胡村历史悠久,村内多有保存完好的历史建筑和物件,尤其是“董氏宗祠”和“章氏宗祠”均为清代建筑,保存较好。为尊重历史,村里计划在2年内投入资金35万元,对两个宗祠进行修缮、保护,并对宗祠周边的环境按古宅风格进行提升。同时,对拆旧过程中产生的具有年代感、保存又完好的材料和物件一律进行集中收集、保留,异地迁建,重新选址组装,或在新建过程中,进行再利用,永久保留,让有历史厚重感的物件重新焕发年代的光彩。
除村庄内改旧区外,该村通过三方面着手进行品质提升,实现“村内处处是美景”。对“拆旧建新”范围外的区块,通过建设文化墙、立面改造、拓宽道路、路段修补、硬化、绿化、亮化等措施改善村民居住环境;在村主要道路周边,包括环村路、下湖线两侧进行景观提升,目前已投入资金150万元,开展下湖线景观休闲长廊建设,同时对环村路两侧增加绿化,打造“小品”,增设公共设施,既为村民提供休闲活动场所,也为下湖线两侧的提升起到示范引领作用;计划投入300万元,对村庄周边的两座水库及沟渠进行生态化改造,建造清水平台,引活水绕村,使村庄四周清水环绕,让沟渠充满生机与活力。
坚持融合发展 促进产业兴旺
该村积极探索“合作经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多元化发展途径,从而提高农村产业兴旺。目前正委托设计单位根据村庄特色和现状,编制旅游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深度挖掘开发潜力,意在通过专业的规划指导村庄发展模式从单一化向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章胡村充分利用政策红利,因势利导,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通过产业带动、合作化推动、惠农扶持促动等措施,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同时,按照“一产打基础、二产做加工、三产增收入”的思想,以企业带动经营的方式推动精品农业与规模农渔业等产业朝优质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一位村干部介绍,通过土地流转,闲置土地从种粮食、种蔬菜,到精细化种植,再到乡村旅游等的开发,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充分依靠政策红利,使企业有热情和信心更大地进行投入,同时还拓宽群众的增收渠道,促进集体和村民增产增收,又突破了集体发展瓶颈,盘活集体资产,使闲置土地作用得到最大化发挥。通过加大宣传,促使更多的在外乡贤回村创业、生活,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口来村居住、就业,带活第三产业发展;村里还大力培育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业态,延伸农产品价值链,实现章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打牢基层基础 促进治理有效
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该村大力发挥农村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发挥社会志愿者和新乡贤的作用,鼓励农民积极参与村务管理,进一步畅通民意诉求表达渠道。目前,章胡村成功试行“道德庭”,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在提高群众生活品质和幸福感方面,该村通过组建村级舞龙队,获得了群众的热情支持和积极参与。充分利用村文化礼堂,积极开展各类文艺活动;培育乡贤群体,鼓励退休老教师、老干部等知识群体发挥余热,成为美丽乡村文化建设一支新增的乡贤力量,引领农村社会新风尚,形成美丽乡村的文化自觉和集体人格。
“乡村振兴要真金白银地投、真刀真枪地干。”村党支部书记董国波表示,他们要紧紧抓住发展契机,积极开展村庄建设,将每一份钱都用到实处,认真踏实走好每一步,努力让章胡村成为人人向往的美丽乡村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