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区测绘院用心守护城市“生命线”

    记者 斯玲娅 通讯员 周尉平 
    3月20日,区测绘院邀请燃气公司、管线施工单位等相关负责人座谈,就如何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数据准确性,以及建立沟通机制等进行了探讨。这是该院为规范地下管线测量,完善地下管线管理系统推出的又一举措。
  城市地下管线是保障城市有序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担负着能源输送、信息传递、供水供暖、排涝减灾、废物排弃等重要功能。测绘部门承担着对管线测定、采集、表达等基本任务,从安全有效出发,用心守护城市“生命线”。
  破解难题提供技能
  为顺应城市建设对新技术的要求,区测绘院投入58万元引进了管道三维姿态测量仪。该仪器在管道内穿行过程中可对自身的三轴姿态角、当前加速度、行进里程进行测量,通过积分算法对这些姿态量进行分析和计算,最终获得管道的三维姿态。设备使用后,不仅效率高、数据精确,而且不受管道埋设深度、管道材质及现场电磁干扰的影响,极大减少了道路开挖测量,破解了许多传统测绘不能解决的难题。同时,该院加强技术队伍建设,不仅每年安排技术人员外出培训,了解新设备、学习新技术,还邀请权威技术部门上门对技术人员进行实地培训,提高实践能力。
  完善机制倾听建议
  区测绘院抽定精干力量,指定科室专门负责地下管线测量,与地下管线权属单位、施工单位建立24小时联络机制,实行全程跟踪测量,确保在第一时间掌握全区地下管线动态变化,做到第一时间跟进、第一时间更新。同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学习先进经验,完善工作流程,并通过开座谈会、发放意见征求函等形式,倾听用户意见,查找服务短板,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
  开发系统信息化管理
  地下管线管理的难点还在于管线看不到、摸不着,为摸清“地下迷宫”情况,我区开展了地下管线普查工作,该院参与了普查工作以及信息化建设工作,目前已完成了建成区及溪口镇地下管线普查工作,该院已将包括电力通信、给水排水、燃气热力等在内的总长为4000多公里的地下管线普查成果进行了整理和入库,并开发了地下管线信息综合管理系统,通过系统可以对现状管线建设情况进行展示、查询、分析,实行标准化、可视化管理。从去年开始,该院又按宁波出台的新标准对数据进行改造和平台优化升级。
  下一步,该院还将深化数据成果,做好数据的动态维护工作,推进数据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