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岳林探索“开放共建”基层治理模式结硕果

    通讯员 吴晓琳 
    本报讯 近年来,岳林街道根据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打造品质社区要求,致力于强化基层组织建设,探索全员参与、开放共建基层治理模式,通过搭建多元参与平台、整合多方资源、健全长效机制等途径,打造金钟社区童梦亲子俱乐部、新民社区法律工作室等社区工作品牌,扎实推进品质社区建设,走出了一条“以点带面、全面提升”的基层治理创新之路,社区党建、公共服务、便民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务实务本强组织 夯实社区工作基础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上下协调、各方协作的社区建设工作体系,街道党工委、办事处主要领导十分重视社区工作,既牵头把握好总方向,又深入一线解决实际问题;组织委员联系社区工作,加强组织保障,促进社区顺畅运行;宣传委员牵头创建工作,提升社区品质;由副局级调研员、两名专职人员组成的社区办,负责日常沟通联系工作,抓好区级部门和街道决策部署以及各项任务的落实。 
    提高社区党组织组织力。以基层组织换届为契机,通过街道基层组织推、街道党工委推和全体党员选的“两推一选”,产生了作风正派、党员服气、群众满意的社区“两委”新班子,顺利完成交接。同时,调整“撤村建居”村与社区党组织设置,建立社区党总支,配优总支书记、配强“两委”成员。 
    加强社工队伍建设。利用网上课堂、支部微信群、远程教育等平台以及组织送学等,认真组织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通过召开社区书记例会、组织人员到鄞州等区学习考察等方式,提升社工队伍业务素质;扎实开展基层干部作风大整治活动,坚持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督查,各社区广泛组织、深入动员,对照清单查找问题、实施整改,共查摆问题177个,即时整改150个,限时整改27个。 
    守业守责优服务 打造群众满意“窗口” 
    强基础建设。街道把解决社区居委会用房问题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通过与房产公司谈、从物业公司调、在现有社区用房内部盘等,保障社区必要的办公用房、服务大厅和活动室配备;以集中环境整治、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等为契机,街道牵头下属线(办)、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等优化社区物业设施,去年共增划停车位3000余只、铺设小方砖近1万平方米,并进行绿化、草坪种植和电动车车位划设等,社区环境和设施不断优化;动员社会力量、驻社区单位,对社区给予物力、财力、设施、办公场所、活动场所等方面的支持,实现共驻共建、资源共享。 
    强服务优化。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在社区落地,按照权责清单和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全面梳理群众和企业窗口办事事项,简便办事手续,提高办事速度;通过组织窗口一线社工业务知识竞赛、情景模拟案例评比、演讲与口才培训等技能比武,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建立首问责任制、公开办事流程等提升服务效能,提升居民满意度。 
    强志愿服务。通过成立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深入开展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和加强志愿服务队建设等,壮大社区服务队伍、拓展社区服务内容。截至目前,已建成民主社区的何美蓉道德模范工作室、上林社区的绿叶志愿服务队等品牌志愿组织,影响力持续扩大;社区有志愿服务人员2000余人,积极开展“学雷锋我们在行动”、平安建设巡逻等活动,不断提高志愿队伍的服务效率及质量,有效延伸社区服务平台。 
    求真求实抓创建 推进品质社区建设 
    优创建机制。各社区将辖区单位纳入创建合作参与机制中,从抓组织建设和健全完善制度着手,扎实推进创建。如金钟社区在创建中推行社区、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三位一体”的小区服务管理机制,合力解决设施维护难、停车难、环境保洁难等小区管理难题;将龙津实验学校、第三实验幼儿园、体育馆等单位成了纳入共建单位,邀请兰馨亲子阅读营、鑫程儿童文化中心、梵合瑜珈等社会组织入驻金钟社区,形成了各单位共同参与的长效创建机制。 
    明工作方向。金钟社区在去年创建品质社区之初,就确定社区“品质”定位,重点推进民生服务好、环境秩序优、文化活动多、道德风尚高、邻里一家亲等五方面工作,使社区在提升小区环境、文体设施的同时,努力提高社区服务管理水平,增进邻里之间感情,让每一位居民能够感受到家的温暖,明确了创建工作大方向。 
    促居民参与。突出居民主体意识,在创建中搭建多项活动载体,吸引全体居民参与到品质社区创建中来。如金钟社区搭建“法制守护”“童梦亲情”“诗意墨香”等七大活动平台,各平台吸引居民广泛参与。其中的“童梦亲情”根据辖区内学龄儿童众多情况,开展“金钥匙”科技创新营、“金兰馨”亲子阅读营等活动,让父母与孩子互动游戏学习,增强他们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该项目获宁波市社区工作“十佳创新品牌”称号。 
    据悉,街道下一步将继续深化从严治党,持续深化基层干部作风大整治活动,建强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深入推进品质社区建设,制定“岳林街道争创品质社区三年行动计划”,今年计划迎恩、上林和绿都三个社区开展品质社区建设;加强撤村建居村与社区融合,重点推进村社融合中的户籍管理、小区物业、品质提升等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