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我区查获一起会议营销保健品典型案例

    记者 毛淦颉 通讯员 孙幸尔 
    本报讯  区市场监管局接到投诉,会同区公安分局查获了一起会议营销保健品典型案例,发现奉化梦辉商贸有限公司存在夸大宣传的违法行为。现场目击120余名中老年人参与养生讲座、购买保健食品,执法人员当场查扣影像视频、PPT文案等宣传资料,以及涉案产品462盒。据悉,此为我区近3年内发现的较大的一次非法营销活动。 
    昨天上午,记者随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来到梦辉公司。公司位于三楼,会场里整齐地排列着座椅,顶上挂满了灯笼,墙上贴着中老年人和工作人员的合影,装饰非常温馨。会场前面还有大米、酱油、纸巾、白砂糖、洗衣粉、保鲜膜等,用来送给在场的听众。不要这些礼品的听众,还可以通过领取礼品卡,累计兑换热水壶、电风扇、电饭煲、微波炉、冰箱等礼品,上面都有兑换价码。目前,该公司已经停止宣传。 
    奉化梦辉商贸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8月,于2017年4月正式营业。该公司不定期开展健康养生讲座,宣传介绍其销售的产品,鼓动中老年人听课并购买。讲座一天开设两场,分别是上午9点至10点半,下午13点半至15点。通过发放鸡蛋、洗衣粉等日常用品吸引中老年人前去听讲座。 
    5月16日,执法人员来到梦辉公司,发现该公司正在组织中老年顾客召开健康养生讲座。10余位工作人员通过现场口头介绍和放映PPT课件内容等形式,宣传“科院谷源全谷物营养+”商品,定价895元一盒。经核实,宣传内容中对该商品的功效、品质等内容与实际不符。该公司的行为,涉嫌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的规定,将被处于20万元至100万元的罚款。 
    区市场监管局稽查大队队长庄亚瑞告诉记者,会议营销保健品存在一定的隐蔽性,而且现在的经营者警惕性很高,执法难度大。市场监管局于今年初开始全面部署介入调查,安排消费者协会的义工在经营场所潜伏2个多月,掌握了其中的一些规律和证据,在5月16日该公司再次举行会议营销保健品时迅速出击。 
    记者从区市场监管局了解到,去年至今,全区共接到此类消费投诉22件,保健品虚假宣传有从城区向农村蔓延的趋势。商家往往以会议营销、专家讲座、免费义诊、赠送礼品等方式,夸大普通保健食品的功效并以高价推销给消费者。区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消费者,若需购买保健食品,应到信誉好、证照齐全的正规销售场所购买。购买时除要认准保健食品标志和批准文号外,还要仔细查看包装上厂名、厂址、联系电话、生产日期、有效期限等,并妥善保管购物发票和相关凭证。不要盲目参加任何以产品销售为目的的健康知识讲座、专家报告、会议、旅游等活动;不要盲目通过会议销售、电话销售、免费试用等活动购买保健食品;不要购买无保健食品标识的非法保健食品。应提高警惕、理性消费、谨防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