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臭水洼,今成“风景塘”
记者 徐华良 通讯员 何好斌
本报讯 记者昨天(7号)在萧王庙街道傅家岙村采访时发现,昔日村前一口臭水河塘,如今水面清澈,水仙花盛开,不时有村民前来观赏。原来,该村采用水床种水仙花和水泵增氧,使塘水变清。
因没有活水水源,该村的门前河塘一直靠下雨来调节水质。如果晴天时间一长,水便发黑发臭,村民颇有怨言。
如何才能让臭水洼变成“风景塘”?专家建议,在河塘中搭建水床,在水床里种上能吸收富营养化物质的水仙花,并按照增氧原理,在河塘水体中安装自来水管和小型水泵实施增氧。设施一一建成,一段时间后,村民发现了明显变化:水仙花对污水的充分吸收,净化了河塘水质;水泵增氧,则让水体流动起来,变死水为活水。
河塘除臭不仅让水变清了,还改变了村民到河塘洗衣洗菜的传统习惯。现在,村妇洗衣洗菜宁愿多走路,也不去治理后的河塘。村民傅盛均对记者说:这几天河塘的水仙花开花了,看看也欢喜。
本报讯 记者昨天(7号)在萧王庙街道傅家岙村采访时发现,昔日村前一口臭水河塘,如今水面清澈,水仙花盛开,不时有村民前来观赏。原来,该村采用水床种水仙花和水泵增氧,使塘水变清。
因没有活水水源,该村的门前河塘一直靠下雨来调节水质。如果晴天时间一长,水便发黑发臭,村民颇有怨言。
如何才能让臭水洼变成“风景塘”?专家建议,在河塘中搭建水床,在水床里种上能吸收富营养化物质的水仙花,并按照增氧原理,在河塘水体中安装自来水管和小型水泵实施增氧。设施一一建成,一段时间后,村民发现了明显变化:水仙花对污水的充分吸收,净化了河塘水质;水泵增氧,则让水体流动起来,变死水为活水。
河塘除臭不仅让水变清了,还改变了村民到河塘洗衣洗菜的传统习惯。现在,村妇洗衣洗菜宁愿多走路,也不去治理后的河塘。村民傅盛均对记者说:这几天河塘的水仙花开花了,看看也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