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点名 没你不行 人口普查需要全民配合
近期,不少市民已经接受人口普查员的入户摸底调查。通过10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可以全面了解我国人口和住户的性别、年龄、民族、国籍、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社会保障、婚姻生育、死亡、住房等基本情况。这些信息将为各级政府制定政策中提供重要参考,并且最终受益于每个参与者。目前,我区人口普查工作进度如何,这次人口普查又会有哪些新方式新亮点?本期“民生会客厅”让我们一起关注第七次人口普查。
主持人 袁伟鑫
本期嘉宾:
钱可余 区统计局副局长
王聪娜 锦屏街道农办工作人员
徐女士 普查员
周小瞳 网友
我区普查人次将在70万以上
主持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有何意义,普查的对象有哪些?
钱可余:人口普查数据不仅可以描述和分析个人和住户情况,还可描述和分析不同级别的地理单位,大至整个国家,小至某个街区,是国家制定完善政治经济政策体系和人口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依据。
这次人口普查对象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对象相同,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我区既要普查各镇(街道)范围内的户籍人口,也要普查各镇(街道)范围内的常住人口,不包括旅游、公出等短期在奉人员,预计普查人次在70万以上。
全电子化是最新变化
主持人:此次人口普查具体如何安排,和上一次人口普查,在内容方式上有什么新变化?
钱可余: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20年11月1日零时。区人口普查办公室于10月11日已经开展摸底、短表登记调查等。普查员要逐门逐户实地勘察,摸清每个区域住房数量和具体位置,也要进入住户家中,对每个住户逐人逐项登记普查信息。普查员入户登记阶段是整个普查工作中最关键环节,也是工作量最大、动员力量最多、直接决定普查数据质量的重要阶段。11月16日至30日期间,还将随机抽取10%的住户填报普查长表,普查员将再次上户,登记更为详细的人口结构信息。整个登记工作持续到12月10日结束。
和上一次普查相比,第七次人口普查最大的变化是全部电子化,数据采集手段由以往普查使用的纸表登记,改为使用Pad或个人智能手机登记,登记完成后数据直接实时上传至国家,有效杜绝了中间环节可能受到的人为干扰。这次普查与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在指标设置上大体相同,但也有变化,主要是增加填报公民身份号码。采集普查对象身份号码主要出于填报数据与部门行政记录比对核查的目的。
人口普查需全民支持
主持人:在前期的入户摸底过程中,存在哪些困难和难点?
钱可余:普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各镇(街道)需要大量普查员,所以目前全区范围内有3000多位普查员正在入户摸底、短表登记。由于今年人口普查全部电子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确实存在一定问题,比如年龄偏大人员不会使用Pad或智能手机,因此我们开展了多批次的培训,尽可能解决这个问题。
一些市民对人口普查不太了解,普查员上门时会有各种各样阻力,普查难度较大。因此也呼吁市民积极配合,在普查员入户登记前,普查对象可以事先准备好身份证件,提前了解外出家庭成员的现住地址等信息,方便普查工作顺利开展。
王聪娜:由于第七次人口普查工作全部电子化,加上此次普查制度较上一次复杂,所以普查员的流动性也比以往要大。目前锦屏街道有近500位普查员,普查人口预估在16万人次以上,同时居住地人员情况复杂,在工作中也存在门难进、不配合等问题。
徐女士:今年普查工作确有一定挑战性,但主要还是有些居民不了解和不理解。比如这次普查需提前摸底和短表填报,要上门两次,个别居民会产生不耐烦情绪;有些居民户籍地登记过了,但居住地的普查员再次上门,就会出现不配合情况。其实普查工作中,确实需要登记户籍地人口和居住地人口。
周小瞳:我们家已经有普查员上门,我们自己扫码填报短表。对于我们这样的年轻人还是很方便的。有些居民警惕性比较高,担心个人信息泄露,其实这种担心多余,如果对普查员身份有疑问的住户,可以查看他们的普查证件。
主持人的话——很多人觉得人口普查和自己没太大关系,实际上却关系着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我区在城市建设、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中,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分析对于政府科学决策有着重要作用,比如出生人口的相关统计,往后会关系到这个区域教育、医疗资源的配置等。人口普查需要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全民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