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往期专题 >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政策公开 > 疫情防控新闻

冲锋在第一线 战斗在最前沿——党员干部奋战疫情防控一线系列报道之十一

来源:区政府办公室 发布时间:2020-02-21 16:37

记者 徐华良 康新欣 通讯员 张旭锋 竺盛

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当下,虽然疫情防控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也面临着复工复产等多方面压力,远没有到松口气的时候。在此关键时期,我区党员干部始终冲锋在第一线,战斗在最前沿,凝心聚力,坚决打赢这场硬仗。

安澜公司负责人孙召荣:

沧海横流显本色

“说实话,复工的压力的确有点大,但我们水利工程肩负的责任更大!”区水投集团下属安澜公司负责人孙召荣谈到东江二期3座泵站2月10日复工的时候,至今仍感到沉甸甸的压力。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水利建设人,他明白,压力再大也只能往前冲。

沧海横流显本色。东江二期3座泵站涉及3家施工单位和2家监理单位,参建人员近百名,其中,外来参建人员超过80%。要复工,施工力量如何保证,疫情防控如何保证,一切都是末知数。

只要肯努力,办法总比困难多。面对施工力量不足的现状,孙召荣挨个到施工单位了解人员情况,找出一个个长期在奉居住的人员,向他们通报奉化防控的成效,宣传工程复工的重要性,并详细解读今后工地防疫的具体措施,让他们放下思想包袱。在他的努力下,施工人员慢慢消除了心理负担,陆续同意返回工地复工。与此同时,孙召荣主动联系相关镇(街道)和村(社区)了解,逐一为符合要求的人员办理出入通行证。至2月16日,3个工地的施工人员就增加到了78人。“人员到岗到位了,工程建设进度也上去了。”孙召荣表示。

与此同时,防控的力度也丝毫不能松懈。在孙召荣的提议下,安澜公司建立了“一人一表”制度,工地项目部全面消毒,实行封闭式管理。同时,安澜公司还组建了小分队加强值守,规定员工出入必须测量体温,施工期间必须两人一组固定搭档,避免交叉感染……一条条措施落实到位,也让员工能够安心工作。

方桥卫生院院长卓巧飞:

午休挂点滴,轻伤不下火线

“辛苦一些没什么,保障群众的健康,尽快战胜疫情,这才是最重要的”。今年近40岁的卓巧飞是方桥卫生院院长,也是一名老党员。这段时间来,她带领全院干部职工,齐心协力,全力抗击疫情,被当地的街道干部誉为“疫情防控的铿锵玫瑰”。

疫情防控伊始,卓巧飞就第一时间从各临床科室抽调了6位医生、护士、检验员等,成立了疫情防控小组,并由自己担任小组组长。由此,方桥街道的居家隔离随访工作、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理、档案资料完善等各项防控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面对疫情,卓巧飞调侃自己像个“万金油”,哪里有需要,她就去哪里顶上。防控物资的调配、政策下达下情上传、各类突发事件的处理、人员信息的排摸确认、就诊流程的规范等,她几乎事事亲力亲为。“那段时间,恨不得自己长了三头六臂。连停下来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刚开始上门随访时,卓巧飞跟小组同事没有经验,光是找隔离对象的住所都花了半天时间。“刚开始不清楚村民们的作息,上门时碰到他们还在睡觉,经常需要在门口等上10来分钟。”其中有一天,6个小组成员上门随访了420余人次,一直忙到晚上8时。

近期工作到晚上8时,对卓巧飞来说已是家常便饭。上段时间,在高强度的工作下,她感觉自己身体不适,医生建议回家休养两天。但是她放不下院里的工作,便利用午休时间连续挂了5天点滴,挂完后又返回自己岗位继续咬牙坚持。

除了本职工作,方桥卫生院的医护人员从正月初一开始还额外负责西坞高速出口的体温检测工作,一天需要4个人在检测点24小时不间断值守。正月初二傍晚,卓巧飞从医院下班后,得知高速检测点缺少人手,于是她回家匆匆吃了口饭又赶到检测点,一直从下午5点半执勤到深夜12时。第二天上午7时,她又准时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