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奉化羊尾笋腌制技艺

羊尾笋因形状酷似山羊的尾巴而命名,是奉化四明山区人民为解决竹笋的储存问题而创制的一种家常菜。主要原料是竹笋和海盐,由于制作工艺独特,口味清香,无论煲汤,炒菜,或纯吃佐饭都回味无穷,又因为山区多竹笋,家家都会加工,故价廉物美,随处可得,老少咸宜,贫富皆爱。毛笋、黄壳笋、乌笋、雷笋等鲜笋均可做羊尾笋,而口味最佳的是龙须笋做的羊尾笋。据地方志记载,奉化溪口锦溪、下跸驻、桕坑等地在清乾隆年间已生产羊尾笋。山民把鲜笋放在大铁锅内,加盐,用猛火烧烤煮成羊尾状后,码在容器里,运到宁波位于旗杆弄的申茂行、祥茂行销售,深受外地客商和各地居民青睐。此后,羊尾笋在甬、沪一带盛销不衰。现在,作为无污染绿色食品,更为畅销,年产量成倍提高。不过正宗的龙须羊尾笋由于产量不如雷笋,竹山培育难度大,成本高,渐有消亡趋势。
  龙须笋制作技艺如下:
  一、清理截节――取剥去笋衣的鲜笋,切除老节,洗净;
  二、烧烤――把鲜笋放进堂镬(大铁锅),每镬装笋肉100市斤,加盐20市斤,放清水5――10斤,用木柴火烧烤3个小时。中途要用木 筢翻笋肉一次,直到卤水烧干即成。
  三、出锅压仓――乘热取出笋干,晾干后放进舖有草编围垫的木桶内,约一个月后,即为白如棉花、清香四溢的羊尾笋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