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溪口镇人大一做法被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联络局推介

通讯员 卓建青 郑轶彦

本报讯  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联络局《联络动态》第123期,刊登了《溪口镇人大移动代表联络站助推乡村治理》一文,对该做法予以肯定、推广。

近年来,溪口镇人大在设立固定代表联络站的基础上,建立移动代表联络站,把联系群众的平台设在乡间村口,积极开展人大代表走访群众活动,目前已覆盖辖区所有偏远乡村。

该镇人大将全镇所辖的工作站、社区、村、企业等单位,划分为10个区域,由10名镇人大主席团成员分别担任责任人。制定年度活动计划,选定活动区域,每年安排2—3次移动代表联络站活动。坚持问题导向,把活动作为了解民意民盼、解决民忧民难、督促政府强化服务的主要抓手。由责任人召集活动区域内的人大代表、村民代表、企业代表参加活动,并落实具体事务。活动区域内代表“逢移必动”,积极参加。

移动联络站开展活动前,要求活动区域内代表重点了解民生保障、社会公益、经济发展等方面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收集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推进政府规范运作、促进经济平稳发展、保障社会和谐稳定的意见建议,汇总后由参加活动的政府相关部门提前整理,全面掌握相关情况,做好与代表和群众“面对面”交流的准备。

参加活动的政府相关部门,对代表和群众反映的问题,能当场答复的当场答复。群众要求办理的事项,能现场决定的,当场明确办理的时间和方案;不能现场决定的,镇人大经梳理后交相关单位研究,一个星期内答复办理意见;重大事项经研究形成代表议案建议,向镇人代会或上级人代会提交。移动代表联络站收集到群众反映问题,包括合理规划设定公交站点、培育管理公共场所苗木、加快剡溪河道治理等,通过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做到了件件有答复、事事能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