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我校疫情防控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减轻或者消除新冠疫情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特制定我校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一、制订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浙江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应急办法》、《浙江省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等法律法规,《学校出现密接人员应急处置流程清单2.0版》、《学校出现阳性人员应急处置流程2.0版》等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提高学校对疫情防控的防范意识,落实各项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对各类可能引发新冠疫情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学校校长为疫情防控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本校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各有关部门按照预案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
3、依法规范,措施果断。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完善新冠疫情应急体系,建立与健全应急处理工作制度,对新冠疫情做出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开展监测、报告和处理。
4、依靠科学,加强合作。应急工作要充分尊重和依靠科学,要重视开展疫情防控的培训,为应急处理提供科技保障。各有关部门通力合作、资源共享,有效应对,组织、动员师生共同参与新冠疫情的应急处置。
三、组织机构
成立学校疫情防控应急领导小组,应急领导小组为学校应急处理的指挥机构,在上级有关部门的统一领导下,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学校的疫情防控应急处理。
组 长:方松,统一协调指挥全校疫情防控应急处理工作。
副组长:张亚波、胡善生、王旭波、胡尤,协助校长做好疫情防控应急处理工作。
组员:夏厦、方腾、周斌、蒋凯道、季雯雯、王云峰、邬学敏、方旭、蒋金伶、郑可达、朱新伟、严建明、校医室、年级组长、班主任,负责协调、沟通学校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落实上级指示。
四、疫情防控监测与报告
1.疫情防控监测:建立疫情防控监测系统。在学校建立晨、午检监测制度,班主任对本班学生进行监测,对缺课学生进行逐一登记,查明缺课原因。对因健康原因缺课者由校医室进行登记汇总并进行追踪观察,分析其发展趋势,必要时采取进一步的措施;重视信息的收集,做好预防工作。
2.疫情防控报告:设立一名专职报告人(校医:黄应芬),建立自下而上的逐级报告制度,确保监测和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潜在隐患。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并开通疫情监控联系电话:13567475482;严格执行学校疫情防控报告程序,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学校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建立疫情防控举报制度,任何部门和个人有权向学校报告新冠疫情,有权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举报有关部门不履行疫情防控应急处置规定的职责情况。
五、疫情防控应急响应
1.应急响应原则
高度重视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采取边调查、边处置、边报告、边核实的方式,以有效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做好应急处理所需的人员与物资准备,采取必要的预防控制措施,防止新冠疫情事件在学校内发生。
2.校内疫情应急处置
2.1 学校突发密接人员应急处置
组别 | 网格员 | 职责 |
指挥组 | 方松、张亚波 | 1.一键启动应急处置预案; 2.对接属地疾控部门做好全员核酸检测及密接人员转运; 3.及时将情况上报区教育局; 4.对接属地公安部门做好校园封闭管理; 5.完善核酸检测(确定场地及线路)。 |
信息宣传组 | 胡尤、蒋凯道、方旭 | 1.实时关注网络舆情,加强检测管控; 2.实时完成信息报送的各种书面材料撰写; 3.加强应急处置重点环节的协调。 |
后勤保障组 | 王旭波、方腾、严建明 | 1.为网格员、志愿者配发N95口罩等防疫物资; 2.协助做好核酸检测场地的布置,划好1米线,设置好候检区; 3.统筹解决非住校师生住宿场地的安排; 4.协助做好密接人员转运工作; 5.做好校园重点场所的消杀工作; 6.做好盒饭配发(分批打包配送到各教室门口); 7.准备通校生无法返家校内住宿所需的物资(睡袋等)。 |
网格管理组 | 张亚波、夏厦、季雯雯、邬学敏、王云峰、李叶军、蒋金伶、校医室、全体班主任 | 1.拟定统一模板的师生员工、学生家长告知书; 2.落实校园封闭管理; 3.引导密接人员到校内临时观察室,落实专人管控,做好转运准备; 4.落实网格化管理(师生就地固定、规范佩戴口罩); 5.配合区教育局摸排密接人员校内行动轨迹与接触人员信息; 6.统筹规划师生核酸检测人数,提前告知师生核检时间、地点及要求; 7.联系密接人员家长,告知情况,争取家长的支持与配合; 8.做好核酸检测志愿者的培训,提前安排到网格点位; 9.分批次将学校情况通知学生家长,引导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 10.持续关注师生员工动态,关注师生心理健康。 |
教学保障组 | 胡善生、周斌、朱新伟、郑可达、年级组长 | 1.提前做好线上教学方案,强化课程思政,将防疫融入到各课程; 2.了解在校教师数量,统筹教育资源,确保教师充足; 3.做好线上教学技术支持与保障; 4.提高在线教育质量和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 5.做好学生核酸检测期间的防护教育; 6.安排轻松的学习环境,准备一些有意义的防疫学习素材; 7.后续课堂教学方案及时通知全校师生员工。 |
2.2 学校突发阳性人员应急处置
组别 | 网格员 | 职责 |
指挥组 | 方松、张亚波 | 1.立即启动静态管理预案,落实寝室楼网格静态管理; 2.对接属地疾控部门做好人员转运、医学流调和核酸安排; 3.对接属地公安部门全面落实静态管理; 4.及时向区教育局汇报情况,提请校内物资保供; 5.研判校园防疫形势,盘点问题,制定有针对性解决方案; 6.完善下一步核酸检测方案; 7.做好在校人员紧急就医的预案; 8.根据流调结果,确定重点人群,对接属地疾控部门做好转运的预案; 9.掌握各组工作进展,进一步明确工作组任务; 10.建立转运和隔离期间的网格化管理机制,全面落实网格管理。 |
信息宣传组 | 胡尤、蒋凯道、方旭 | 1.实时发布学校采取的各项措施,引导师生员工不恐慌、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 2.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和管控; 3.加强应急处置重点环节的宣传教育; 4.做好抗疫先进典范的宣传; 6.完成各类信息报送; 7.实时向教育局上报重点人员转运信息; 8.跟踪关注重点人群转运及到达隔离点后情况。 |
后勤保障组 | 王旭波、方腾、严建明 | 1.校内重点区域拉好警戒线,指导必要流动人员在任务范围内有序流动; 2.为必要流动人员配发N95口罩、防护服、明显标识服饰; 3.核算校内物资,列出物资需求清单,做好物资接驳准备; 4.为有独立卫生间的寝室配发专用消毒片,指导学生自行完成消杀; 5.配合疾控部门做好校园公共区域的消杀工作及垃圾的规范处置; 6.协助公安部门维持转运人员候车、上车、车辆出入等环节秩序; 7.组建专门队伍,提供大件服务,避免转运人员因大件物品而出现交叉。 8.对接网格员做好盒饭的接驳转运,确保流畅有序。 |
网格管理组 | 张亚波、夏厦、季雯雯、邬学敏、王云峰、李叶军、蒋金伶、校医室、全体班主任 | 1.发布全面静态管理告知书; 2.加强校门管理,全面落实校内静态管理要求; 3.做好核酸检测志愿者的培训,提前安排到网格点位; 4.全面落实全体师生、后勤人员网格化管理; 5.摸排阳性病例校内行动轨迹与接触人员; 6.统筹规划师生核酸检测人数,提前告知师生核检时间、地点及要求; 7.做好师生员工上公共洗手间的引导与管理,避免出现空间交叉; 8.分批次将学校情况通知学生家长,引导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 9.持续关注师生员工身心状态、思想动态,筛查且重点关注心理高危学生,及时了解其合理诉求并解决; 10.有序组织学生排队(间隔1米)采样,要求学生戴好口罩、不插队、不交谈、不扎堆,确保来回路线不交叉; 11.引导师生员工核酸检测后及时返回网格点位; 12.提前告知转运人员转运安排,提醒相关人员准备好必要的证件及生活用品,运用数字化手段进行人员编排,保障转运效率。 |
教学保障组 | 胡善生、周斌、朱新伟、郑可达、年级组长 | 1.启动在线教学应急预案,确保停课不停学; 2.做好线上教学技术支持与保障; 3.了解学生在线学习状态,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 4.为学生提供一些可自愿选择的学习课程(防疫心理知识等); 5.加强课程思政,引导师生以实际行动抗疫; 6.加强在线授课监管,保障教学质量; 7.提醒转运人员准备好笔记本电脑及必要的学习资料; 8.帮助学生获取必备的各种学习资料。 |
3.区内校外突发疫情处置:若区内校外突发疫情,在区卫生系统及教育局的指导要求下立即开展应急工作:
3.1立即通知所有班主任统计班级涉“三区”、受管控的学生数,通知所有教职工上报涉“三区”、受管控的教职工数,上报教育局相关数据。
3.2立即分析评估区内校外疫情的情况,通知年级委员会、教务处、政教处进行紧急会议,安排后续各方面工作计划。
疫情管控方面:根据调查反馈内容,通知家长相关疫情管控手段,安抚受管控家长与学生情绪,提醒其他所有学生及家长,严肃重视疫情消息与自我防护。加强校门口执勤管控力度,提高校园内消毒频率,要求学生(教职工)每日上学(上班)前上报班主任(部门负责人)场所码及行程码,均正常方可进校。学生进校后,要求在校期间,除用餐等情况外全程佩戴口罩,不得扎堆聚集,暂停校园内大课间集会,早操等大规模集会活动。要求各班主任密切关注学生健康情况,严格执行晨午检工作,确保校园内突发情况尽早发现,及时处理。
教学工作安排方面:根据统计的受管控,不能返校的班主任数据,安排行政领导与其他教职工带班管理班级。分析不能返校教职工情况,重新安排早晚自修工作。通知所有相关受管控教师着手准备居家办公,线上教学的准备。安抚所有居家学生情绪,并告知后续网课开展计划。
授课方案:居家管控教师,在家用电脑远程授课,教室学生打开班级教室电脑(安排教师管理纪律)与居家学生同步视频上课;正常课堂上课教室需在教室中设置直播设备,在给课堂学生上课的同时,直播课堂给居家管控的学生。
核酸检测方案:教职工每两天一次核酸检测,基本上安排在每周一、三、五的10:50—12:10,地点在1号楼与2号楼之间的钢棚;全校学生核酸检测每周一次,由奉化区教育局统筹调度。
行政领导会议,制定工作计划后,立即通知安排全体班主任会议。通知相关事项与开展后续工作:根据各学科统计,收集受管控学生的在校书籍,安排学校领导与教职工第一时间为居家管控学生(在安全的前提下)配送教学书籍资料。各班主任领取班级直播课的直播设备并搭建、组装、调试。建立班级钉钉直播群,做好直播教学的准备工作。
六、疫情防控善后处理
1.后期评估:新冠疫情事件结束后,在区教育局的指导下,对本校疫情防控处理情况进行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事件概况、现场调查处理概况、救治情况、所采取措施的效果评价、应急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取得的经验及改进建议。
2.奖励与责任:对疫情防控应急处置工作做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对在新冠疫情的预防、报告、调查、控制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法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保障
疫情防控应急处理应坚持预防为主,学校应加强疫情防控的组织建设,组织开展疫情防控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加强疫情防控应急处理队伍建设和技术研究,建立健全统一的预防控制体系,保证应急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1.组织机构保障:学校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新冠疫情的日常预防与控制工作。
2.人力资源保障:学校按《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要求配齐卫生技术人员。卫生技术人员应具备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定期接受卫生部门组织的应急处理知识、技能的培训和演练,学校每年组织开展一次疫情防控应急演练,增强应急意识和实战能力。
3.宣传教育:学校利用广播、板报、国旗下讲话等多种形式对师生广泛开展疫情防控应急知识的普及教育,宣传卫生科普知识,指导师生以科学的行为和方式应对疫情防控。
4.财力和物资保障:学校安排必要的经费预算,为新冠疫情的防治工作提供合理而充足的资金保障和物资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