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泵站机埠小改造 解万亩稻田之“渴”

记者 陈扬 邬诚挺 通讯员 吕龙辉 汪潮辉

本报讯  日前,江口街道42个泵站机埠全部告别“老破旧”,有效提升了抗旱减灾能力,为1.5万亩农田灌溉保驾护航。这是该街道开展“下沉一线办实事 凝心聚力解难题”的一个生动案例。

据介绍,此次泵站机埠改造提升工程覆盖前横村、后横村、张俞村、周村村等9个村庄,目前42个全新泵站机埠已全部投入使用。

江口街道是我区粮食主产地之一,大面积种植水稻、小麦等农作物,之前一直依靠老泵站灌溉,已尽显灌溉“疲态”。“多泵站机埠日渐老化,有些村庄甚至依旧采取老式船只装载水泵向岸边田地内灌溉的方式,农户对此很犯愁。”江口街道正科长级农业农村专员汪潮辉告诉记者,这种粗放式的灌溉方式也带来了诸多弊端,比如灌溉效率低下、供水不畅,同时还存在用电安全隐患,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农业的灌溉需求,农户对于更换老旧泵站机埠的诉求十分强烈。

水畅而粮丰,灌溉是农田的生命,一场围绕老旧泵站机埠的“革新”就此拉开序幕。实地排摸、统计数据、制订方案、立项协调……“我们做了室内粉刷、室外彩绘、破损门窗更换、水泵及配套设施更换,以及计量设施、监控设施和标识标牌安装等工作。”汪潮辉说,改造提升工程专门避开灌溉高峰以降低对农户带来的影响,同时对一批破损严重的机埠实施拆除重建,对一批外观完好的机埠进行改造提升,让农田灌溉用水、控水更便捷、更高效。

改造是否有成效,农户最有发言权。农户王守峰看着更新换代的泵站机埠,忍不住“尝鲜”使用一番,只见他按下引水键,设备便开足马力开始运作。他坦言这是一项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事工程,“比以往好用很多,不需要人工引水了,现在只要轻轻一按,就能让灌溉效率和灌溉范围明显提升,这下不用担心来年的灌溉问题了。”

“未来,我们将动态关注泵站机埠的使用情况,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农户带来更多的获得感,用心用情用力绘就新时代水利为民新画卷。”江口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