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区妇幼保健院
奉化区妇幼保健院2023年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3-12-30 17:33浏览次数:

(一)业务指标完成情况

今年1-10月份,医院收入总计 7936.85万元,同比增长2.09% ;
其中医疗收入5278.89 万元,同比减少1.77% (其中药品收入占比 20.5%);门诊量:218429人次,同比减少1750人次,出院:2084人次,同比减少6人次,手术量:887台,同比减少54人次,分娩数:818人次,同比减少105人次。

(二)以党建为引领,推进医院各项工作落实。

一是纵深推进清廉医院建设工作。医院于去年年底制定并出台了《设备及耗材采购管理办法》,通过修订,不断规范医院医疗设备及耗材的采购流程。今年共开展提醒谈话、警示谈话等27人次,通过召开廉情分析会,重新梳理了重点岗位廉政风险点。开设了“清风廉语”专栏,设置清廉文化长廊,在院内形成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完成年初制定目标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班子通过每月召开例会讨论,将相关指标分解落实到相应科室,分析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争取年底完成考核任务三是实施绩效分配改革。制定业务考核指标,重新定岗定编,并确定绩效评价指标及比例,形成绩效分配方案试行稿职代会讨论通过后正式实施四是创立医院党建品牌“童行+”。以奉化区中园幼儿园为第一试点,探索基层院校结对、党建共建模式,进一步为幼儿提供预防保健服务。

(三)提升服务能力,保障妇幼健康。

进一步完善危重孕产妇救治网络体系建设,建立完善妊娠风险预警评估制度,实行孕产妇“五色”管理,落实危重孕产妇抢救与报告制度。规范开展预防“艾梅乙”母婴传播工作,1-9月份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孕早期检测率97.31%,高危儿童管理率100%,0-6岁儿童眼保健服务覆盖率95.33%。重点推进“七优享幼有善育”专项工作,1-9月份0-3岁儿童发育筛查率91.74%,阳性评估率84.91%。重点加强“医防护”健康管理中心的建设工作,目前我区完成了四家“医防护”健康管理中心的建设并投入使用。完善儿童保健项目及体弱高危儿童管理,高危儿童管理率100%,0-6岁儿童眼保健服务覆盖率95.33%。规范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管理,推进儿童早期综合发展服务。开展“甬育宝贝,照亮未来”千场行动开展养育小组多形式活动205场。

()上下合作,提升医疗服务能级

1.携手红房子,打造奉化四大中心。在区委区政府的牵线搭桥下,医院与上海红房子妇产科医院在1月签署了技术合作协议。今年4月14日,“宫颈疾病诊治中心”、“中西医结合妇科诊疗中心”、“盆底康复中心”、“妇科内分泌不孕不育诊疗中心”正式授牌并启动开诊。现四大中心专家定期来院开展业务指导、门诊及手术带教,同时开设了超声特需门诊,在我区率先开展宫内胎儿四维超声检查。自5月以来,完成129例妇产科超声技术指导与会诊、产科四维检查77例,胎儿心脏彩超14例,妇科疑难超声会诊36例,产科疑难超声会诊2例。截至10月底,由上海专家主刀带教开展高级别手术30例(三级手术14例,四级手术16例)其中含恶性肿瘤3例,新手术术式15例。已完成我区首例经阴道单孔腹腔镜手术及我院首例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填补了我院手术等级空缺。举办2次专家大型义诊,3次全院性妇产科诊疗技术新进展培训,承办一次上海中西医结合妇产科专委会疑难病例研讨学术会。对标标杆单位,今年1-10月份宫颈门诊阴道镜689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11%、中医门诊接诊5243人次,较去年同期增加45.4%,盆底康复各类检查人次增加91.2%。同时,我院选派多名业务骨干前往上海短期进修学习,努力提高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为我院打造区域妇产科医学中心奠定坚实基础。

2.持续抓好“双下沉、两提升”工作1至10月宁波市妇儿医院先后派遣20位专家来我院坐诊,其中主任医师7人,副主任医师8人,主治医师5人。完善更新医院内制度(规范),并参与查房、疑难会诊,为我院临床医生开展学术讲座、手术示教等。

(五)多措并举,强化内涵管理。

医院进一步强化医院质量管理、狠抓核心制度的落实,今年采用现场结合同步钉钉在线直播方式,完成各类业务培训:包括15次全院医务人员的相关指南规范培训, 11次围产专科培训,2次疫情防控培训,3次用血管理培训,参与率均达100%。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三基理论测试技能考核以及急救演练,不断提升临床医务人员实践技能水平。今年1到10月,共处理各类投诉14件、信访1件,无重大医疗纠纷发生。   

   (五)硬件设施迭代升级,推进医院改扩建。

在区委区政府、区卫健局的关心与支持下,我院改扩建工程已列入2023年奉化区民生实施项目,并按照三级妇幼保健院标准进行建设。医院改扩建方案已基本确定,分三期实施。经我院与设计、建设单位充分沟通后,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目前已完成一期方案设计,争取在年底开工建设。同时,我院住院部业务用房提升及门诊东面停车场改造项目列为区公立医疗机构能力提升建设工程,计划在今年年底完成改造,不断改善我院就医环境,提高患者就医体验。

(六)启动二甲复评审工作。

根据浙江省等级医院评审和省、市卫健委要求,我院必须在2024年完成二级甲等妇幼保健院复评工作。目前我院已制定了完成了等级评审实施方案和工作进度计划,并将评审任务条款对各科室进行了分解,各项工作正按照计划进行实施中。

(七)重视安保维稳,营造良好诊疗环境。

我院认真落实平安医院及安全生产的各项要求,以巩固消防安全标准化单位建设为目标,深刻吸取今年“4.18”、“5.25”医院火灾事故教训,全力做好医院安全生产工作。同时对食堂燃气间管道进行整改,消除安全隐患。推进安防云平台二期建设,完成护航亚运巡防守护活动,确保职工和患者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对院内及周边责任区环境卫生管理,建立长效动态保洁维护管理机制,确保院内整体环境整洁无死角,营造良好就医环境。

(八)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1、人才队伍短缺。目前我院编制已满额,因床位数受限,造成人员编制无法增加,同时我院医疗队伍人数的缺口较大,人才招聘困难,专业技术人才梯队出现断档。因人才的培养需要周期,期望在我院改扩建期间,在我院人员编制方面上级部门能给以政策上的倾斜,助力我院区域妇产科医学中心建设。

2、公立医院改革考核指标完成难度较大。收支不平衡,2023年1-10月为亏损1288.64万元,考核指标总得分预估为59.9分,离完成目标还有很大差距。下一步将通过集体商讨举措,力争对考评指标提前统筹规划,以年度目标为导向,制定相应措施,争取在年底提升相应指标。

3、四大中心建设推进较缓慢。根据年初制定目标任务,目前四大中西每周末都有专家来院坐诊手术指导,但因专家不固定,无法患者提供连续性诊疗服务,导致患者复诊率不高。同时我院的宣传力度不够大,患者对上海专家的知晓率不高。下一步将进一步扩大宣传力度,同时积极对接上海专家来院常驻事宜,加快我院四大中心建设步伐。

4、等级医院复评审准入指标未达标。根据评审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为确保二类指标达标,必须开设综合儿科病房(包括新生儿病区和儿科病区),相应人员需要统筹安排,同时医院信息化建设投入791万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