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再前一步 再快一点 再准一些——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服务保障重大项目建设纪略
持续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助力掀起重振经济新热潮。全力稳经济,是当前浙江省自然资源工作的重中之重。 近日,记者来到杭绍甬高速公路杭州至绍兴段曹娥江特大桥项目施工现场,看到这座全长1356米的特大桥已合龙。这为项目全线贯通奠定了坚实基础。 望着合龙的大桥,浙江省交通集团杭绍甬高速公路杭州至绍兴段项目建设指挥部顾问徐莉感慨地说:“这个项目从土地预审到先行用地,再到建设用地报批,省自然资源厅一直为我们提供跟踪服务,帮助解决土地报批过程中的难点问题,为项目建设赢得了宝贵时间。” 主动服务,促项目早开工早达产 2022年以来,浙江省自然资源厅深入开展“强保障、优配置、优服务”专项行动和“百大”项目用地报批集中攻坚行动,变“被动保障”为主动服务,促进项目早开工早达产。全省有171个重大项目被纳入“百大”攻坚范围。 杭绍甬高速公路杭州至绍兴段项目,全长约53公里、总投资294亿元。徐莉介绍,针对项目建设用地报批周期长的情况,在省自然资源厅的支持和指导下,项目先行用地于2020年10月21日上报,当年12月10日获得批复,有力保障了进度。 先行用地获批后,项目控制性节点工程相继开工。“从先行用地获批到建设用地获批的18个月中,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81亿元,约占总投资额的62%。”徐莉说。 而在项目紧锣密鼓地进行建设用地报批的关口,出现了新情况——自2022年4月15日起,建设项目用地审批启用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 “按该规定,项目如果不能按时上报自然资源部,那么从勘测定界到征地再到土地农转用等工作就要推翻重来,预计建设用地报批时间将延后半年多。”徐莉说,省自然资源厅开展的“百大”项目用地报批集中攻坚行动,为该项目进行了“门对门、点对点、一对一”的服务。最终,项目赶上了时间节点,顺利获得批复。 在浙江长龙航空创新智能维修保障主基地项目现场,记者了解到,作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项目,长龙航空公司的机坪建设项目,在省内尚无民营航空企业拿地扩建机场设施的先例参考。针对此,“省、市自然资源部门多次召开专题协调会,打通立项、选址、农转用、建设用地出让各环节、全路径,开创了省内机场用地出让新方式。”长龙航空基建工程部总经理黄小翔说。 黄小翔介绍,该项目赶上了农转用报批的最后节点。当时,建设用地审批即将启用“三区三线”划定成果并作为报批建设项目用地依据。按照新划定的“三区三线”,该项目属于开发边界内项目,要以批次项目报批,但如果重新组件会延长报批周期。针对此,省自然资源厅抢抓自然资源部过渡期时间节点,精心组织项目报批,最终使项目在过渡期内完成了审批。 高效审批,大项目9天完成用地预审 如何跑出要素保障“加速度”?浙江厅聚焦项目落地“空间矛盾多、要素保障难、审批周期长”等难点问题,依托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构建了“浙地智管”应用场景,实现要素保障“一本账”、空间适配“一张图”、用地审批“一盘棋”,做到审批提速度、保障加力度、服务添温度。 2022年8月31日,总投资58亿元的杭州余杭区西险大塘达标加固工程项目顺利开工。该项目完成用地预审全程仅用9天,创造了全省用地预审新纪录。“项目用地自2022年8月10日开始组件申报,8月19日通过自然资源部审批,比正常审批时限缩短了一个多月。”浙江厅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处相关负责人说。 该项目涉及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用地审批层级高、流程长,存在较多不可控因素。针对此,浙江厅提前介入、靠前服务,运用“浙地智管”应用场景,提前协调解决耕地保护、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布局的矛盾,为提高组件质量打下基础。 “与其他重点工程一样,该项目通过省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强化用地审批多跨协同,纵向实现省、市、县三级贯通,横向协同7个在线审批系统和11个部门的101个审批事项,大大加快了用地审批速度。”浙江厅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处相关负责人说。 严格把关,把项目建成节地工程 重点项目中的交通工程往往是用地大户。浙江厅既做好服务保障,又注重节约集约用地,严格项目审查,要求采取措施控制项目用地规模,尽可能少占或不占耕地特别是永久基本农田。 徐莉介绍,按照浙江厅明确的节约集约用地要求,杭绍甬高速公路杭州至绍兴段项目,主线杭州段利用红十五线(一级公路15.5公里)老路、绍兴段利用新东线(一级公路23公里)老路建新路。所用老路占线路总长的73%,利用存量建设用地1963余亩,比另辟新线路的方案少占土地1327余亩,相应大大减少了农田占用。 此外,该项目主线采用高架桥梁方案,减少了永久基本农田占用。“主线桥梁工程占线路总长的92%,可节约土地1310余亩。同时,采用隧道工程减少了永久基本农田占用;利用枢纽区集中设置收费站,减少了土地占用。”徐莉说。 徐莉表示,项目方案经过优化,实现了节约用地,同时也增加了建设成本。这条高速公路的造价,大大高于省内其他高速公路,但浙江土地资源紧缺,宁可增加工程造价也要节约用地。 “多措并举促进经济稳进提质,全力以赴保障重大项目建设。”浙江厅副厅长李家银表示,接下来,该厅将常态化开展“百大”项目用地报批集中攻坚行动,持续迭代政策措施,全力做好自然资源要素保障工作,为全省经济发展的“稳”和“进”作出应有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