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乡起土灶 家家烤笋忙 奉化油焖笋线上线下销售旺
记者 严梓宁 单晓峰
本报讯 每年清明前后,溪口、萧王庙等地山区村庄家家户户升起土灶,将新鲜雷笋加工成瓶装油焖笋,笋农线上线下销售忙。这款老底子美食也成了山乡农户增收致富的法宝。
“我们的油焖笋,都是经过这样的土灶烤制8个小时……”4月6日上午10时,在萧王庙街道云溪村,90后村民骆雷鑫正在土灶边上直播油焖笋的制作过程,山里人用土灶烤制出来的美食吸引网友陆续下单。
“每天早上5时到山里挖笋然后送去烤制,夜里打包发货到凌晨2时,这样的繁忙要持续一个笋季。”结束直播后,骆雷鑫满脸倦容,但成就感满满。他说,最近随着气温升高,雷笋品质越来越好,大地雷笋也开始多起来,结合线上线下一天能出1000多瓶油焖笋。
同样的繁忙还出现在溪口镇银龙竹笋专业合作社,只见近10口土灶火力全开烤制油焖笋,在包装车间,工人将烤制好的油焖笋装进包装流水线的大桶中,随着机器的运转,一瓶瓶罐装油焖笋就包装完成。
溪口雷笋种植面积4万余亩,“传统烤制+机器包装”是笋制品加工的未来趋势。“一条流水线可抵50名劳动力,每小时可包装1200瓶油焖笋。”银龙竹笋专业合作社社长虞如坤说,等大地雷笋大批量上市,将开启两条包装流水线。
又讯(记者 樊建威 徐琼 邬诚挺)近日,在奉化区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中心,120箱已打包好的油焖笋罗列在店铺内,颇为显眼。
“今年来找我们定笋买笋的人比往年多,前天刚打包发走了几百箱。”店员王女士手上工作不停,“现在每天中午开始打包,要忙到下午五六点才能结束”。
今年,奉化区名特优农产品展销中心通过微信小程序、淘宝店铺等方式,实现线上线下双渠道发力,助力奉化油焖笋拓展市场。
“去年,油焖笋卖了6万瓶,今年目前的订单已和去年持平,预计销量能突破10万瓶。除了往年回头客外,今年多了不少省外的客户。”该中心总经理朱昱说道,“我们正在搭建直播团队,打算明年开通抖音带货、直播等,扩大线上销售,带动奉化油焖笋走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