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二十大重要思想为指引,结合浙江省奉化中学新三年发展规划(二〇二二年八月——二〇二五年七月)和学校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各方面人员积极性,团结协作,学校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取得显著成绩。现将学校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党建工作
(一)注重政治建设,强化思想引导
继续通过周一夜学、集中研讨、自主学习、“三会一课”等形式,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体党员教师利用周一夜学时间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2023年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点》精神、《开展“五聚焦五争先”作风建设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等,深刻把握重要思想和精神实质,不断提高政治素养。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铸就学校清廉从教之风
持续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重在防范有偿家教、违规接受家长请吃、规范婚丧嫁娶、杜绝酒驾醉驾等行为。2023年6月,所有教职工签订了《教师师德师风问题整治工作个人自查表》《奉化区师德师风承诺书》,坚守廉洁自律,筑牢思想防线。
(三)依托党建品牌创建,党建与教学融合推进
秉承“勤爱诚朴”的百年校训,坚守教育初心,积极打造“坚守初心 扬帆起航”党建品牌。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党建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先锋党员作用,带动全体师生争先创优。深挖学校红色基因,创建“一个基地”、建立“一个团队”、形成“一批课程和活动”,全面推动清廉校园建设。
(四)强化组织建设,注重从实从严
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工作不动摇。进一步健全党内制度,提高党内生活质量,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党费交纳制度等,以规范的制度管理,提高党内生活质量。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制订发展党员计划,为党补充新鲜血液奠定坚实基础。本年度培养发展对象1人。
二、德育工作
(一)进一步落实学生行为管理,提高文明素养
本学期继续以《中学生日常行为标准》为准绳,以班级量化考核为具体抓手,通过检查、监督、通报、反馈等手段,逐步强化了学生各项日常行为的管理。一学期下来,学生 的“跑饭”现象进一步减少、校服穿着越来越规范、学生寝室管理更加有序。组织“新时代好少年”评比,对学生的文明礼仪、关心他人、热爱劳动、尊敬老师、行为规范、孝敬长辈、保护环境、博览群书、学习进步、才艺双馨等行为和品格进行表彰。
培养学生感恩意识,开展“感动校园人物评选”活动,让学生获得真情的沐浴,心灵的震撼,引导学生健康向上,举止文明,以先进人物的故事激励自己,以先进人物的精神鼓舞自己,用感恩的心态面对周围的人和事。本学期,曹月颖同学被评为省级孝心少年。 6月,学校接受了省文明校园专家评审组的检查,也受到了好评。
(二)加强师生健康教育,创建省健康促进金牌学校
本学期,针对师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了大量的健康促进工作,如学校邀请区红十字会志愿者给全体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及其他年青教师进行了急救知识培训,校医张联华老师向学生详细介绍了季节性传染病的原因、类型、特征、传播途径和危害,体育老师对学生加强运动安全教育等。5月31日,省健康促进金牌学校评审组对我校的健康促进工作进行了评估,得到了专家组的一致好评。
(三)进一步丰富学生活动文化
本学期学校本着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营造温馨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宗旨,开展了一系列高雅、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如红色研学、红五月、主题书画现场比赛、成人礼等。本学期,王一之、周佳琦同学被选树为奉化区“新时代好少年”,其中王一之同学在“童心向亚运 争做好少年”活动中被公开授奖,周佳琦同学被宁波市宣传部官方公众号“文明宁波”公开宣传。校原声合唱团先后获得2023年奉化区中小学合唱比赛一等奖、2023年宁波市教育系统第二十一届艺术节合唱比赛一等奖。校古筝队也已初步展露风采,在宁波市中小学生艺术节器乐合奏比赛中获得二等奖。
同时,本学期学校一月两次邀请知名校友来学校进行讲座,开设龙津大讲堂。本学期龙津讲堂的主题涉及生物医学工程、电子信息、人工智能、生命科学等主题,不断扩大学生的学术视野,助力学生职业规划,深受广大师生喜欢。
(四)打造“学习型”班主任团队
借助名班主任工作室和心理发展中心力量,年青班主任交流体会与收获,学习先进班级管理经验。5月,学校心理发展中心对班主任进行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和引导,使学生心理健康得到更有效的关注。进一步完善班主任工作激励制度,加强了对班主任工作调研,对班级管理实行动态跟踪,大力宣传优秀班主任先进事迹,挖掘本校先进班主任的典型事例。本学期,在首届区名班主任评选中,吴建峰、刘振两位老师获评奉化区名班主任。
(五)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健全学校心理发展中心的工作机制,加强了与初中学校的对接,做好心困生的溯源工作,使心理工作更具有效性和针对性。引进医校合作机制,使学校心理健康工作具备更有力的技术支撑。本学期,宁波一院的两位心理医生来学校为部分班主任作了现场指导和答疑,为部分心困学生及家长提供了现场咨询服务。5月,学校开展了心理刮刮卡的主题放松活动,全校学子、教职工都刮到了属于自己的卡,既放松了情绪,减轻了压力,同时也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
(六)强化师生安全教育
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班会、班级活动课等进行安全教育。本学期初,对全体保安进行了保安和消防器材使用培训,并举行了反恐演练。4月17日,在专业消防员的指导下,全体物业工作人员进行了一次消防演练。在“4.15”国家安全日,组织学生观看了网络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等视频。在“5.12”国家防灾减灾日,组织学生观看了地震逃生和防溺水视频。本学期,学校在安全建设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被评为宁波市平安标杆校园。同时,因我校在安全建设方面的突出表现,在6月成为了省平安校园现场会会场之一,扩大了我校在安全建设方面的影响力和辐射力。
三、教学工作
(一)注重教学常规,实抓教学“五认真”
继续以教学“五认真”为抓手,强化集体备课,完善听评课制度,优化作业布置,推动学生指向深度的学习。继续实施校长室推门听课、学校行政成员参与的公开课听评课制度,学期初实施名优教师听课活动,及时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成熟出谋划策。
(二)开展数学分层教学,加强同省内外学校合作
组建校内新高考试题研究队伍,并突破性地开展数学分层教学,确保优质生吃得好,薄弱生吃得饱。积极营造积极向上的迎考氛围,加强学生考前学科技巧上的辅导与心态上的辅导,减少考生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失分。加强同省内外学校的教学合作,形成教学联盟。如学校和湖北黄冈中学进行教学协作,也和新昌中学、嵊州中学结成教学联盟,不断建立区域资源共享、名师互动、团队协作机制。
(三)精耕细作,进一步抓牢高三教学
加强对三类学生的培育:清北尖子生的培育、985、211学生的提升培养、对特控线临界生的培育。通过对高考各班指标的下达和跟踪落实、校长室成员高三联班制度的具体运行等策略,不断优化高三教学,加强反馈机制,提升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教学部门积极做好各类学业评价,包括联考、周测等相关数据的分析和追踪,落实到每个学生个体,每一个知识点。通过数据反馈的精准化,推动教学的精准化。尤其对于一段临界生,每次周考后,都能及时反馈薄弱学科的发展情况,为联班的校长室成员、班主任、任课教师实施有针对性的培优辅导,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同时,部分数学组的高一高二老师,为高三学生提供专题培优。学校也积极和清华、北大进行多方面的联系.与沟通,努力争取强基计划A+和A的名额,推动强基计划的有效突破。
2023年学校高考取得了较大的突破:690分以上2人,44人达到浙大预估录取分数线,特控线突破310人。
(四)校本作业开发
在“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的三新背景下,稳妥且全面地深化集体备课机制。在奉中“求是课堂”文化的浸润下,在新高考推行三年一个周期的系列下,充分挖掘、整理、归纳有效的作业信息。
借鉴相关高中校本作业开发的成功经验(如黄冈密卷等),邀请对应学校学科组长与本校的学科组建立紧密的联系,在校本作业的编写、流程、格式、针对性、实效性等方面予以悉心的指导,力争在高考后一月内都能形成对过去三年优质作业的整合,开发形成富有奉中特色的校本作业,便于上下届之间的学习互通。前期学校先以数学等学科的校本化作业开发作为突破口。
四、教科研工作
(一)邀请学科专家,做好高考研究工作
本学期,我校物理、化学、生物、历史等学校邀请浙江省内的学科知名专家,对学生进行考前辅导。物理赵惠松、化学王冬、生物李毅、历史魏飞等四位教师都是高考研究专家,四个人的讲座不仅带来了新考的新动向,还与我校高三教师深入探讨“三新”背景下的备考策略,有利于我校长效化地提升教学成绩,也有利于教师梯队的建设。
(二)引进特级教师,打造“求是课堂”
学校根据“学术性”高中的培育要求,结合我校“求是课堂”的现状,定期邀请省内权威学科专家,倾力打造“求是课堂”。本学期,引进语数外三门学科的特级教师禇树荣、李昌官、徐雁光,三位学科专家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研究成果突出。三位特教师深入到学科组,深入课堂听青年教师的课堂,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措施。三位老师还与我校尖子生结对,参与到“培尖”活动中来。三位教师从高考顶层设计、新高考全国卷考察内容比较、浙江卷与新高考卷对比、高考试题的研究与备考等几个方面给学生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以青年教师发展协会为平台,激励教师成长
3月10日,青年教师协会举行“专业成长畅想”活动。青年教师畅谈自我成长感悟,分享成长经验,诉说发展困惑,并对学校发展提出建议和期望。通过活动,青年教师对于个人规划有了更深切的认识,从课堂教学、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知识更新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目标。本学期,卓旭丽、刘泽羽、顾春杰3位教师成为奉化区第四期高端班学员。王志平教师的精品课获得宁波市基础教育精品课一等奖。杨启栋教师获得宁波市第十六届中小学教坛新秀三等奖。我校教师积极撰写论文,本学期教师发表论文15篇,获奖16篇。其中,刘泽羽老师《巧用Y形试管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发表在核心期刊《生物学通报》上。邬珂颖、何臻晖、张园老师的论文在宁波市论文评比中获得一二等奖。
(四)加强学生各类竞赛辅导
本学期,为实现学生的多样化发展,深入开展以学科组为单位的竞赛辅导工作,成效显著。在四月份举行的全国中学生地球科学奥林匹克预赛浙江赛区中,我校共有126名学生获得奖项!其中,一等奖43人,二等奖41人,三等奖42人。高二(6)班殷夏煜凯以浙江赛区第15名的初赛成绩,作为宁波市唯一入围选手成功闯入全国决赛,并获全国银奖。在第36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中,李飞波老师指导的成宇轩同学获得省二等奖,应周一、胡嘉驰等7位同学获得省三等奖。在“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中,邬珂颖老师指导的王可馨同学获得浙江省一等奖,竺欣悦同学获得浙江省三等奖。在2022年宁波市物理竞赛中,汪洁民老师指导的王泽成、李兆轩同学获得宁波市一等奖,陈裕彤等4位同学获得宁波市二三等奖。卓恺返老师指导的毛慈威同学,获得宁波市高中历史学生优秀小论文二等奖。俞侃老师指导的王爽同学,在2022年宁波市中学生政治小论文评比中获得宁波市一等奖。
五、其他工作
本学期,学校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三八”节女职工田园采摘、第二届教职工乒乓球、台球比赛,教师摄影比赛,书法现场比赛等,缓解老师们的工作压力,丰富教师的文化生活,活跃了校园气氛。同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教育局工会组织的系列活动,参加教师多达40余人,参与面较广。本学期,在气排球比赛中校队获得二等奖。我校三位教师荣获第一届全面健身运动会先进个人,我校荣获特殊贡献单位。戴召平老师获得区读书笔记活动一等奖。
总的来说,这一学期以来,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是有目共睹的。但学校工作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是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如校园的各种智慧化设备还需要进一步管理;学校的文化建设需要进一步落实;部分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需要进一步提升等。在下一学期,我们将更加关注学校的内涵特色发展,着力打造校园的文化品牌,相信奉化中学的明天会更好!
2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