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用“心”护航 做好考生心理疏导

字体:【大】 【小】

Dingtalk_20230605094345.jpg

中高考不仅是对学生学业水平的考查,对学生及家长的心理也是巨大的考验。为使考生及家长以积极的心态迎接中高考,近期,区教育局联合区卫生健康局,不断创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用“心”护航,帮助考生及家长缓解心理压力。本期“民生会客厅”,让我们共同关注这一主题。

主持人 沈晓萍

本期嘉宾:

蔡维波  区教育局团工委书记

张庆玉  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身科医生

姜红霞    区教师进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

吴昕芸    家长

@Candy赞  网友

主持人:参加中高考的考生通常会有哪些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

张庆玉:处于备考阶段的考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一方面,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是各种冲突与心理问题的高发期;另一方面,此时的复习迎考任务繁重,缺乏充分的休息和放松,精神上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心理应激水平升高,也是导致学生心理失衡的重要外部原因。考生在面对外部压力与自我压力的双重枷锁下,一定程度上存在焦虑、适应不良以及情绪波动大等心理问题,从而导致出现忧虑、焦躁、紧张等情绪体验,心慌、呼吸急促等生理反应,及失眠、腹泻等躯体症状。

姜红霞:考试焦虑是学生面临考试时出现的一种以担心、紧张或忧虑为特点的情绪状态,很多考生在考前都容易出现一定程度的焦虑。考试焦虑的产生往往是由于对考试结果的消极认知,担心自己考不好,认为自己不行,有失败经验,认为自己这次考试结果遭透,或者基于愿望设置目标,感觉力不从心。此外,有部分学生会在父母的督促或是关怀下,产生一些来自外界的压力。

吴昕芸:家里有高三考生,随着考试的临近,能感觉到孩子情绪上的变化。在交谈中,发现孩子有焦虑情绪,并得知孩子担忧自己在考试中会出现一些突发情况,比如,丢失准考证、重要的文具等,有时也会发生在晚上睡觉时惊醒的情况。

主持人:在缓解考生心理压力等方面,如何做才能起到作用?

张庆玉:从考生角度来讲,事实上,一定程度的焦虑不一定是坏事,也是一种积极应激的本能。只有当焦虑程度持续时间超过一定范围时,才会起到相反作用,妨碍学习和生活,而适时适度的焦虑反而会调动学习积极性,变压力为动力。对于部分过度焦虑的考生,我们则建议进行放松训练,这将有助于降低考生考试焦虑水平,让机体从紧张状态松弛下来,进而达到心理上的松弛,经常进行放松训练,可以消除紧张感,克服考试焦虑,使身心得到充分的休息。

常见的放松法有腹式呼吸法,吸气时将腹部鼓起,然后将腹部缩回,这样反复几次,能放松心情,平和心态;或者采用冥想放松,创造积极想法或回想美好画面,全身心接受它,获取积极力量;或者跟自己的身体对话,表达对它的感谢;通过各种表达方式将压力外化出来,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慢跑、跳绳等有氧运动,促进健康,提高大脑的分析、判断和反应能力。

姜红霞:在外部环境上,我们则积极为考生营造一个轻松良好的考试氛围。针对学生平日心理特点,充分调动学校心理咨询室和有效资源,开展主题活动,延长心理辅导室开放时间等,帮助个别学生打开心理症结。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站设立心理热线,进行线上一对一解答,有效发挥指导与疏解作用。

区“奉心而化”心理教师团队自主设计开发68个版本的“幸福能量卡”,刮卡活动覆盖全区20余所中小学35000名师生,引导师生体验、分享、创造生活中的幸福,营造欢乐、积极的校园氛围。

此外,区学生成长指导工作站自5月起,在区内10所初高中学校开展“考试心理调节”知识展,向学生们科普考试心理相关知识,同时设计并制作面向家长的心理助考宣传卡以及面向学生的考试心理调节宣传卡,发放给2000名初三、高三学生及家长。全区初高中学校开展考前减压活动8场,考前心理讲座3场,考前心理辅导活动6场,实现中、高考生心理辅导全覆盖。

蔡维波:为全面加强与改进我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增强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营造考前轻松氛围,助力冲刺中高考备战,区教育局多举措系统推进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再上新台阶。区教育局于5月4日发布《关于开展奉化区第二届“5·25”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活动节的通知》,要求各校以“奉心而化 阳光成长”为主题,开展“十个一”系列活动。全区50所学校立足学校实际、学生需求,开展了包括幸福留言墙、放飞梦想行动、心灵寄语、心理游园会、梦想邮局、班级幸福分享会等近20种活动,活动对象从学生延伸到教师及家长。

吴昕芸:作为家长,我认为在做好孩子的后勤工作之外,考前要注意避免对孩子过度关爱,避免家庭琐事干扰孩子。同时,也要调整自己的心态,降低自己对孩子考试的期望值,从而避免自己的紧张焦虑情绪影响到孩子。

@Candy赞:很多同学在备考和考试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想赢怕输,或有关考试结果的消极想法而影响了状态。因此,备考及考试过程中一定要放下杂念,专注于每天的行动与改变,不断超越自己,多回顾成功考试经验,增强信心,遇到问题积极暗示;同时,做好应急预案心中不慌,注重效率,不打疲劳战。

建议考生们每天进行积极心理暗示与心理建设,在中高考过程中,保持积极向上的预期,让这种预期成为自己的积极信念,如运用激发大脑潜能的语言“我正在实现自己的目标、我确信能实现目标、我能行等”;以知识点或问题解决为目标,通过小进步的积累带来指向目标的改变。

主持人的话——心理辅导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对于参加考试的学生更为重要。很多考生在考前产生严重的焦虑情绪。所以,考前心理辅导,可以让学生轻装前进,心情相对轻松地学习。同时,指导学生掌握有效的策略,用效率换时间,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十年磨剑,厚积薄发,祝愿今年参加中高考的学子们以积极的心态,从容迎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