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传承民族文化 共建和美家园 印家坑村凝聚合力推动乡村振兴

44444444444444_b.jpg

通讯员 尚媛

印家坑村位于尚田街道西北,是宁波市唯一的少数民族(畲族)聚居村。多年来,印家坑村坚持党建引领、党员带头、党群齐心以及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的机制,积极营造民族团结氛围,引导全民参与、共建美丽印家坑,生动诠释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丰富内涵。

扩大覆盖面。印家坑村通过定期举办宣讲会、开展主题活动、制作宣传栏等,提高村民对民族团结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在村庄管理上,印家坑村始终坚持民主集中制,稳步推进以重大村务公决制、村级事务听证制、村级财务公示制和干部工作报告制等为主要内容的“四项制度”建设,并逐步探索实施“村民说事”制度,让全体村民更好地参与村庄建设。同时积极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建立健全村级调解委员会和道德庭,有效解决各族群众之间的矛盾和纠纷,维护社会稳定。

提升参与度。深入挖掘畲族民族传统文化,包括语言、服饰、工艺和民族节庆活动等,投资200余万元建设“乡村会客厅”,将畲族文化历史编入村志,并设立畲族文化馆进行展示。鼓励畲族群众创编具有民族特色的山歌和舞蹈,积极参加各项赛事活动,如在街道举办的少数民族山歌大赛中,印家坑畲族代表队通过出色的表现夺得冠军;在街道拍摄的茶文化宣传片中,印家坑村文艺团队集体亮相,助力茶文化传播。此外,印家坑村还组建了一支畲族文艺宣讲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也通过宣讲让少数民族群众充分参与到村内各项发展建设中,持续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

增加幸福感。印家坑村将党建与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紧密结合,以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深挖竹资源,积极扶持毛竹和毛笋加工企业,已引进2家竹制品厂和4家食品加工厂,带动村内少数民族群众就业;高水平共建“我们的家园”,完善村班子包片、党员包户、志愿者包点的环境整治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垃圾分类,高分创建“整洁村庄”,“老太志愿队”入选奉化区共建“我们的家园”基层创新实例汇编。实施农房改造、建设环村步道、推进小流域整治,进行村庄基础设施和环境卫生提升工程,“山水富饶、百姓乐居”的美丽庭院特色村的目标基本实现。

今后,印家坑村将继续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深化交流互动、拓宽服务领域,不断提高创建水平,为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再上新台阶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