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三联”服务 “小花坊”开出助农“共富花”
记者 康诗文 何腾涛 通讯员 王彦力
近日,在区妇联发起下,小微盆景帮扶计划启动。该计划由“三玫”共富工坊负责人王山妹领衔实施。王山妹是“三玫花店”创办者、高级花艺技师、区妇联执委。自2022年“三玫花店”成立“三玫”共富工坊以来,王山妹一直在探索如何通过自己的花坊带动群众共富。在与区妇联商议后,小微盆景帮扶计划应运而生,通过联户帮销、联坊合作、联网直播的“三联”服务模式,从盆景花卉种植端、技术端、销售端、渠道端找突破,带领花农们转变发展思路、寻求经营革新,共同助力乡村产业升级、共同富裕。
联户帮销
庭院里开出“致富花”
花木是西坞街道的特色产业,许多农户依靠花木种植发家致富。但近几年,随着市场的发展变化,大型花木难销滞销问题日益严峻,产业发展遇到瓶颈。在区妇联的联系对接下,王山妹依托“三玫”共富工坊,以西坞街道山下地村为试点,结合该村打造“和美庭院”特色精品村的有利时机,深入农户庭院积极推进小微盆景帮扶计划。
帮扶计划从送苗入户、现场教学、跟踪养护入手,手把手带领农户开展花卉盆景制作与园艺技能提升培训,将农户庭院直接变成了小微盆景的种植基地,培植可以用于制作小微盆景的容器苗木。联户帮销覆盖选材至养护全链路,兼具个性化指导与后续技术支持,结对种植的农户最后将所种盆景花卉送入“三玫”共富工坊,经工坊花艺师特色化包装后进行销售,实现了技能传承与庭院经济激活的共赢局面。截至目前,已成功销售五批次100余盆小微盆景,帮助10户村民累计增收2万余元。
与此同时,“三玫”共富工坊还利用销售节庆花卉的渠道,帮助锦屏街道塘下村艾草种植户解决销售难题。几元一把的艾草搭配菖蒲叶、小米果、雪柳叶、绿毛球等材料,经花艺师的包装变成销售火爆的“更适合中国人的花束”,在今年端午节前后短短一周就助销万余元。目前,该工坊已和种植户达成2025年种植合作协议,预计明年销售额可翻倍。
联坊合作
小创意开拓大市场
在市场调整变化冲击下,一些共富工坊往往面临业务短缺、经营困难的情况。为增强工坊抵御风险能力,促进工坊抱团发展,区妇联常态化开展工坊主理人交流学习走访活动和工坊产品展示展销活动,积极搭建工坊项目交流合作平台。
其间,“三玫”共富工坊与产业相关的上下游工坊间不断加强合作,完善产业链结构,形成良好的集群效应,进一步放大共富成果。利用“金溪生态”共富工坊深厚的种植基础和“三玫”共富工坊精准对接市场需求的能力,将生态种植与现代营销方式有机结合,成功推进绿化苗转盆栽苗的试点销售项目,预计在今年底明年初苗木成熟时销售300盆无刺枸骨,销售额可达10万余元。
此外,“三玫”共富工坊还与“藤编”共富工坊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合作,将传统藤编艺术巧妙融入小微盆景的设计之中,这种跨界融合的创新举措提升了小微盆景的艺术美感和文化韵味,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也拓宽了藤编手艺人的销售渠道,让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发展找到了新的突破口。预计在今年底明年初销售1000套藤编花器和装饰品,销售额可达5万余元。
联网直播
“云经济”激发新活力
在小微盆景帮扶计划实施中,为更好助力农户盆景销售,区妇联一方面将“三玫”共富工坊与“七彩巧妇”共富直播间进行链接,定期开展鲜花盆景直播销售活动。通过王山妹专业的讲解和富有亲和力的介绍,与广大网友在分享小微盆景养护及装饰技巧的同时也创造了沉浸式在线购物的新体验,2小时的直播观看量达到1000余人,有力助推了小微盆景的销售。
另一方面,区妇联协同街道妇联积极开展庭院女主人直播技能培训,鼓励她们利用闲暇时间通过拍摄庭院小视频、开展庭院直播等方式,将自家庭院变身直播舞台来销售小微盆景、农特产品等乡村好物,进而为家庭增收开拓了新途径。截至目前,通过网络直播方式助力农户销售小微盆景及花卉达10万余元。
在小微盆景帮扶计划的推动下,“三玫”共富工坊的强村富民之路越走越宽。下一步,该工坊将坚持以“三联”服务为抓手,不断探索创新,在推进庭院经济与现代销售模式的有效融合中切实发挥巾帼共富工坊的辐射作用,持续助力庭院美、百姓富、乡村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