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 赋能区域经济行稳致远——方桥街道成立5周年产业发展纪实

通讯员 竺盛涌 黎勇

作为奉化“南融合”主窗口,方桥街道自2019年挂牌成立以来,积极推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现代服务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为促进区域经济稳定增长、实现可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经济结构实现历史性变革

近年来,随着宁南新城的开发建设,方桥街道有力有序开展企业征迁工作,高效完成老旧工业区改造区块的整理工作,共征迁企业96家,并腾退低散乱企业200余家,平整土地617.4亩。同时,新规划的宁南智能家居产业园引入10余家工业项目落户。小微企业孵化基地建成,并实施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和智能化技术改造,老旧工业区焕然一新,产业品质显著提升。

在工业布局大幅调整之下,近几年来,方桥片区现代服务业发展持续推进,在区域经济总量中的占比大幅提升,经济破而后立,实现涅槃。2019年至2023年,该街道限上商贸企业从3家增至23家,销售额从16亿元增至34亿元。同时,规上服务业企业从5家增至12家,营业收入从5.4亿元增至12.5亿元。今年截至10月,该街道限上商贸企业从23家增至32家,实现销售额38.8亿元,同比增长32.9%。同时,规上服务业企业从12家增至17家,营业利润6677万元,同比增长16.8%。

推动市场主体增量提质

方桥街道紧密结合区域产业状况,对辖区内的物流园区、宁波农副物流及各类企业楼宇展开排查,梳理经营主体数量、已入统数量、贡献数据、现存问题及闲置资源等情况。

一方面,以此为基础,统筹规划,推动区域商贸服务业实现产业上的集聚和质量上的提升,利用闲置资源引入商贸服务业企业。另一方面,做到产业招引与服务同步推进,设立一企一册,构建企业运行图,及时、准确地掌握企业经营发展的实时现状、销售额变动情况及影响因素等,全力做好这里鲜、甬美菜篮子、阿永国际等项目的扶持工作。

自2019年以来,精心安排12家有需求的商贸服务企业进驻闲置房产,开展经营活动,目前,这些企业已全部发展为规上企业。同时,商贸服务业规模优势和集聚效应初显,京桥恒业、宇恒供应链、苏宁电子、宁波农副物流、甬教餐饮等重点商贸企业带动作用明显。截至今年10月底,这5家商贸企业销售额占街道限上商贸企业总销售额比重为64.7%。

持续加大项目招引力度

依托区级资源,方桥街道充分调动各方力量,不断拓展招商引资、引才引智的多元渠道。

通过主动上门拜访等形式,利用招商服务站共享资源,大力宣传方桥在交通区位、发展定位、未来前景等方面的优势。落实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有效吸引商贸服务业企业入驻。深入开展产业链、资本链、创新链、人才链的“四链”招商行动,以高质量的项目落地带动优秀硕博人才落户。自2019年以来,已成功引进了120家注册资金在500万元以上的商贸服务业企业,其中1000万元以上69家,为区域商贸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其间,先后成功引进谦川科技、果力智能、赛维尔科技、术锐机器人等优质项目,吸引了6名博士人才、22名硕士人才。

打造区域现代服务业新高地

立足区域禀赋、产业规划,聚力发展生命健康服务业和区域商贸中心,先后引进医疗服务综合体、夏邦中医医院、妙健康数字2030宁波城市总部、赛维尔科技、顾连医疗、华云智能等生命健康服务业企业,初步构建了系统完善、富有活力的生命健康产业体系。总占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的宁波金茂广场于2024年7月建成投运,这是中国金茂倾心打造的TOD一站式酒店商业综合体项目,涵盖宁波金茂汇、宁波金茂嘉悦酒店和金茂甲级办公楼三大核心业态,进一步壮大区域营商实力。

同时,依托宁波农副物流、中通优鲜、三江配送等资源优势,加快推进商贸商务新业态培育、新模式转型、新场景构建,大力推进冷链基地建设,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模式,打造“冷链基地+贸易平台+枢纽网络”的冷链物流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