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奉化区人民医院医共体 | |||
责任科室 | 药学部 | ||
文件管理类别 | G | 文件编号 | G-27-003-YXB-03 |
文件名称 | 药物过敏性休克及输液反应应急预案 | ||
制定日期 | 2019.11 | 发行日期 | 2019.11 |
最近修订日期 | 2023.06 | 已修订次数 | 2 |
总页码 | 6 | 修订年限 | 2 |
1.目的:为了规范过敏性休克的应急处理,及时抢救病人,提高医疗的安全性和工作效率,避免或控制医疗纠纷的发生,特制定本预案。
2.范围:临床科室、药学部门。
3.定义
3.1过敏性休克是由于一般对人体无害的特异性过敏原作用于过敏患者,导致以急性周围循环灌注不足为主的全身性速发变态反应,可出现全身细小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除引起休克的表现外,常伴有喉头水肿、气管痉挛、肺水肿等征象。致死原因有突然血压测不到,继而呼吸心搏骤停和严重喉头水肿以致窒息。一旦出现过敏性休克,力争现场抢救,此病发病急而凶险,但治疗后亦很快缓解。如不紧急处理,常导致死亡。
3.2输液反应括发热反应,系静脉输液时由致热源、药物、杂质、药液温度过低、药液浓度过高及输液速度过快等因素引起的发热反应。临床表现主要为发冷、寒战、面部和四肢发绀,继而发热,体温可达41~42℃。可伴恶心、呕吐、头痛、头昏、烦躁不安、谵妄等,严重者可有昏迷、血压下降,出现休克和呼吸衰竭等症状而导致死亡。
4.权责
4.1医管中心:组织协调,责任分析。
4.2临床科室、护理部:按流程积极抢救患者,上报不良反应/事件。
4.3药学部门:为临床提供药品和技术支持,配合临床科室抢救患者,做好不良反应上报工作。
5.作业内容
5.1药物引起过敏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
5.1.1医务人员发现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时,立即通知当班医生、科主任和护士长,同时立即停止使用引起过敏的药物,静脉给药者更换输液瓶及输液器,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给予吸氧处理,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科主任核实后决定是否启动应急预案,召集科室救治小组成员进行救治,必要时气管插管,并尽早建立静脉通路,进行抗休克治疗。
5.1.2工作小组
5.1.2.1科室成立科室救治小组,由科主任担任组长,护士长或副主任担任副组长,成员由科室内中级职称人员组成。
5.1.2.2 小组职责:及时对患者进行救治,安抚患者和家属,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抢救记录;对低年资人员进行培训。
5.1.3医疗救治处理程序
5.1.3.1发现患者发生过敏性休克的医务人员立即停用导致过敏药物,静脉给药者更换输液瓶及输液器,救治过程严密监控心率、血压、呼吸及血氧饱和度;
5.1.3.2立即给予肾上腺素(1:1000):14岁及以上患者单次0.3~0.5ml深部肌内注射,14岁以下患者0.01ml/kg体重深部肌内注射(单次最大剂量0.3ml),5~15分钟后效果不理想者可重复注射,注射最佳部位为大腿中部外侧;
5.1.3.3保持气道通畅,吸氧,必要时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如暂无条件建立人工气道,紧急情况下可先行环甲膜穿刺;
5.1.3.4建立静脉通道(两条或两条以上),静滴晶体液维持血压(液体用量20ml/kg,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剂量),必要时静脉点滴多巴胺维持血压;
5.1.3.5若有支气管痉挛,可吸入β2受体激动剂;
5.1.3.6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1.25mg/kg,最大量50mg,肌内注射;
5.1.3.7糖皮质激素:静脉甲泼尼龙40mg/100ml生理盐水,或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100mg~200mg;
5.1.3.8任一环节中如出现心跳呼吸骤停,立即就地进行规范心肺复苏术。患者经救治脱离危险后,应留院观察至少12小时。
5.1.4过敏反应防护程序
询问过敏史→做过敏试验→阳性患者禁用此药→该药标记、告知家属→阴性患者接受该药治疗→现用现配→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注射后观察20-30min。
5.1.5过敏性休克急救程序
立即停用此药→更换液体及输液器→平卧→监测生命体征→肌注肾上腺素→吸氧→解除支气管痉挛→喉头水肿可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补充血容量→必要时对症治疗→发生心脏骤停行心肺复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记录抢救过程。
5.2发生输液反应应急预案及处理程序
5.2.1出现输液反应时,护理人员立即减慢输液滴速,严重者立即停止输液,更换输液器,并保留余液,同时通知医生、护士长,护士长启动应急预案。医生开具医嘱,护士遵医嘱给药,积极配合抢救,密切观察病情,及时记录病情及抢救过程,并安慰患者和家属,做好解释工作。护士长及时向上级领导和相关部门汇报。
5.2.1.1护士立即停止输液,保留静脉通路,改换其它液体和输液器。
5.2.1.2 报告医生和护士长,并遵医嘱给药。
5.2.1.3 情况严重就地抢救,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
5.2.1.4 记录患者生命体征、一般情况和抢救过程。
5.2.1.5 护士长及时报告药学部门、医管中心、护理部。
5.2.1.6 保留输液器和药液。
5.2.1.7 患者家属有异议时,立即按有关程序对输液器具进行封存。
5.2.2处理程序
立即停止输液→更换液体和输液器→报告医生→遵医嘱给药→就地抢救→观察生命体征→记录抢救过程→及时上报→保留输液器和药液→家属有异议时封存。
5.3预案终止
患者救治结束或者标本送检,应急预案响应终止。
5.4信息发布
媒体的新闻发言由医院党建宣统科统一发布。
6.流程图
6.1附件1:医务人员发现过敏性休克处理流程
6.2附件2:医务人员发现输液反应处理流程
7.表单及用于设备:无
8.相关文件
8.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
8.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8.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8.4《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8.5《药品和医疗器械突发性群体不良事件应急预案》
9.注意事项: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