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28300298260XR/2024-158653 | 组配分类 | 计划方案 | 主题分类 | 政务公开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发布机构 | 大堰镇 | 发文日期 | 2024-12-03 |
大堰镇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我们将继续紧盯“整镇重整”这个山区发展破局解题“金钥匙”,进一步重组生产发展要素、重塑土地利用格局、重建人地系统关系,全方位搭建实现山区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桥”和“船”。
(一)接续奋进抓好经济重“生”。坚持“引进来”“能落地”“促消费”多管齐下,促进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狠抓招商引贸。深化“一三产业”“生态经济”“飞地企业”招引,做好大堰共富飞地产业园区建设和服务业企业引进后续文章,力争完成年度经济指标考核任务,全年新招引民宿2家、落地飞地企业2家。突出项目牵引。聚焦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四明山区域、国家专项债等财政政策,精准谋划全年固定投资项目库计划,着力推动生态环境教育特色镇(二期)、首开项目等特色工程全面完工,生态整治片区(一期)、生态环境教育特色镇(三期)开工建设。创新消费场景。构建民宿经济联合体,建成运用云上大堰智慧旅游平台,实现“云耕”“云居”“云游”“云学”基础数据可视化及文旅信息交互共享,串联季节性果蔬采摘游、生态研学游、民宿文化游等乡村旅游套餐,创新推出一批符合堰上气质的文旅线路。
(二)接续奋进抓好空间重构。紧扣区委整镇重整相关指示精神,以区“品质提升行动”为引领,持续汇集“一拆一建”合力,构筑人口聚集、资源集中、功能集成的山区新版图。全力推进村域整治。打响村域整治“全域覆盖、应整尽整”收官战,确保2024年完成签约300亩、复垦300亩的整治目标。同时,先行先试林耕互补区级试点,努力实现地随人走、资源匹配好格局,促进全域国土空间整治工作走深走实。全速落地重点工程。攻坚连山快速公路二期政策处理,完成剩余12户房屋征收,确保群众合法利益和工程无障碍施工。及时协调解决柏坑水库扩容工程建设过程中的道路安全、饮用水水质和平安度汛等问题,把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民生项目落地落好。此外,适时启动镇级集聚小区、农贸市场等“整镇重整”的一揽子保障性项目。全面谋划特色地标。深挖整镇重整潜力,全面推进偏远自然村、空心村土地资源二轮重置,奋力探索“整村民宿、整村养老、整村度假”等旧村改造新路径,最大化地激活偏远村镇沉睡资产,力争落地“民宿村”1-2个。
(三)接续奋进抓好产业重振。立足资源优势、加快体系变革,为山区高质量发展注入生命力。做大生态教育。结合全国首个生态环境教育特色镇建设,再落地一批“热点”“爆点”产业。完善和改进箭岭环境学习中心运营模式,进一步拓展对外合作开放度、提升对内统筹牵引力,深入开发自然研学、活碳展陈、探险体验等功能,争取摘牌国家级和省级生态教育研学基地,每年召开大型研讨会1-2次、实现月均引流1000人次以上。开展“以竹代塑”课题研究,探索生态教育2.0版本。做优生态农业。加快“高山中药材”“酵素生态”“智慧果蔬”等全域推广,丰富“酵冠自然”“高山灵芝”“云上领耕”系列产品内涵,新增一批现代智慧农业种植基地、白茶加工厂、中药材科普馆及大型竹产业园区。做大“茶”产业、做精“中药材”、做优“米薯油”,充分发挥政策导向,不拘一格开拓市场,借势借力打响品牌,畅通渠道“下山进城”,全年新开“云耕”品牌直营店2家以上。做精生态文旅。坚持创建全区首个省5A级景区镇目标,统筹云朵里酒店、尚书家宴旗舰店、共富集市等全域文化旅游重大项目建设。擦亮“云居”新底色,写好谢界山民宿集聚村育新故事,按照“每年招引2家、建设2家、开业2家”的滚动开发模式,重点做好里新屋区块民宿开发,确保“乡村运营师”首年即出成效。同时结合村域整治,探索实施“整村民宿”开发,靠前抓好里洞坑区块项目招引。
(四)接续奋进抓好功能重塑。系统谋划、多点发力,开创镇域环境美丽、品质提升的崭新局面。交通网络再提质。结合连山快速公路建设,构建全镇一体、内联外畅的路网体系,深化农村“四好公路”建设,重点建成箭岭至羊夹岙、二级电站至朱头岭、八角凉亭至洞坑、山门至严家田等道路提升工程。环境整治再加码。启动新一轮农房改造、耕地复垦等工程,统筹推进垃圾中转站建设、生活污水整治等项目,同步谋划“万竹共富综合体”“云宇宙文旅综合体”“竹文化体验中心”“乡村美术馆”“乡村休闲体验中心”“生态温泉酒店”等大型IP。镇域配套再升级。布局水质清源行动2.0版本,一体推进大堰联片水站沉淀池改扩建、郑家塘水库除险加固、镇区污水管网改造提升等工程,全力争取建设首个镇级自来水厂,根本性提升镇区集中供水能力。
(五)接续奋进抓好乡村重兴。最大限度释放山区红利、共享发展成果。加快民生共享。依托区“全龄友好行动”,围绕“尊老、爱老、敬老、助老”主题,进一步完善居家养老各项措施,巩固“15分钟为老助餐服务圈”体系,探索零成本老年食堂运营模式,打造全镇首个5A级居家养老中心。实现山区“15分钟医疗圈”全覆盖,抓好东柘山、三兴、三联等村“未来村卫生室”建设。关爱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平安,探索开展暑期集中托幼等工作。加快山区共富。深化强村公司共富机制,实施“优质资产购置”和“特色产业集群”两手硬,顺利运营城开集团合作项目,力争2024年所有行政村经营性收入达到50万元。启动来料加工共富“新篇章”,力争再招引3家以上来料加工企业、努力实现加工农户收入稳步提高。用足用好低收入农户帮扶政策,确保低收入农户增收率高于全区平均水平。加快基层共治。紧紧围绕“大综合一体化改革”“一室四平台一网格”和镇村两级矛调体系,推动“平安大堰”建设进入新层级。依法处置缠访、闹访、无理访,初信初访化解率和满意率达到98%以上。开展道德“红黑榜”评议活动,进一步引领和巩固大堰本土淳朴向善的村风民风。
(六)抓好政府自身建设。围绕区“双争双强行动”,加快建设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把牢政治正确。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意志、凝聚力量、指导实践,以坚定立场、忠实品格压实政治责任,冲刺第二轮“主题教育”最后阶段,决胜“整镇重整”行动落地落实,以过硬成绩展现过硬担当。着眼公正法治。坚持将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更加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舆论监督,推进镇级合法性审查、村级合同联审等法治模式,用活全区首个政府内部控制信息系统,不断提升政府工作法治化、数字化水平。坚定为民初心。始终做到重大政策依民而定、工作措施应民而出、安危冷暖惟民而系,同时深化“周一夜访”“主题教育”调研等一线活动,瞄准群众所急所需所盼下功夫、出实招,解好群众心头难,办好群众心头事。强化廉洁守纪。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区相关规定,扛起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督促党员干部严于律己、严守底线,努力打造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同时巩固“亮灯警戒”“啄木鸟三资管理”“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等机制,用政府“日子紧”换百姓“日子美”、发展“环境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