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2830029826505/2024-135962 | 组配分类 | 乡村振兴 | 主题分类 | 其他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发布机构 | 萧王庙街道 | 发文日期 | 2024-01-31 |
生态兴村:“滕头经验”引领共建共享共富
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勉励滕头村,“常青树不容易,一定要继续走在前列”。滕头村坐落于剡溪与剡江交界处的南畔,有着“全球生态500佳”“世界十佳和谐乡村”“中国十大名村”等70多项荣誉。长期以来,滕头村始终秉持“一犁耕到头、创新永不休”的滕头精神,践行“党建引领、绿色发展、共同富裕”的理念,打造高品质共同富裕绿色生态样板村。2023年,村域面积仅2平方公里、全村人口仅902人的滕头村,全村总产值高达130.6亿元,村民人均年收入8.2万元。
“村·制全程共保”,建立健全村级生态管理制度。早在1993年,滕头村党组织就在全国首创成立村级环保机构—滕头村环境保护委员会,专业监督检查环保问题,对村里拟引进的经济合作项目予以前置审查,坚决挡住环保不达标项目落户滕头。近30年来,环境保护委员会“一票否决”项目50余个,总投资超4亿元。制定垃圾袋化、门前三包等卫生制度,有效解决了农村“治脏”问题。同时,综合采集村民“衣、食、住、行、游”日常生活场景中绿色行为,并建立个人、企业、村镇碳减排数字账本。
“村·治协同共护”,科学推动生态环境系统治理。滕头村结合旅游业景点开发,以星级景区要求建设村庄,把生态环境和村庄建设紧密相结合。十几年来累计投入2.1亿元,实施“蓝天、碧水、绿地”三大工程。拆除投入巨资建设的沼气站,拆除村内全部柴灶改用液化气,实现“无烟村”。建成全国首家村级空气质量监测站,24小时提供空气质量实时数据。成立滕头环保公司,对污水、废水实行无动力处理并达标排放。对新建建筑多部位实行垂直绿化处理,全村绿化率达到67%。村公共区域均采用风光互补照明系统,公共建筑采用集中式太阳能热水系统,主干道路上安装“风光能”环保灯,不仅外形美观,还能利用风能和太阳能发电储电。
“村·企携手共赢”,不断壮大集体经济协调发展。滕头村大力兴办村级集体企业,以工补农,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成为滕头经济发展的突出特点。敏锐把握创业创新高质量发展新机遇,力主产业跃迁升级,创立滕头控股公司,推行连锁滕头、飞地发展模式。持续探索绿色产业新模式、新业态,拓展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产业,试点太阳能发电并加以推广。创办再生纸板厂,在循环经济上下功夫、做文章。同时做强服装、旅游、投资等七大支柱产业,建成天港漫非宾馆、美食街、滕头乐园等文旅项目,推动“小村庄”撬动“大产业”。
“村·民协同共享”,全面保障发展成果惠及你我。福利方面,为村民每人每月发放1500元福利金,并缴纳房屋、养老、医疗等各类保险,保障基本生活。就业方面,搭建就业、创业、服务三大平台,依托村企、5A景区、农创中心等就业平台提供工作岗位,累计吸纳500余名村民实现就业;专门设立青年创业基金,为个体经商、创办工坊、技能入股等途径创业的村民,提供不低于10万元免息免抵押“创业贷”,已有创业村民过百人、创办企业超50家,年产值达15亿元。教育方面,设立“育才教育基金”,用于表彰奖励优秀学生、教师及家长,育才奖励政策出台33年以来,人口不足900人的滕头村,已累计培养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24名、大学毕业生100余名,还引进大学生300多名,堪称当代“进士村”。
“村·村抱团共兴”,积极发挥龙头持续带动作用。联合周边6村和药科职业大学共同构建区域党建联盟机制,牵头成立“桃李芬芳·康美常青”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经济联合体,通过制度联推、规划联定、民生联动、区域联手、产业联兴等方式,带动联建各村集体经济收入年均增长23%。结对共建促共富,在福建、江西、安徽、湖北、山东等地建起总面积超10万亩的苗圃基地,帮扶河北阜平店房、新疆库车团结、四川甘洛瓦姑录、吉林安图红旗、贵州晴隆并嘎等村,落实资金1000余万元,落地产业项目8个,为村民提供就业岗位1100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