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人告别“吃饭愁”的日子 莼湖“老年外卖”助餐服务暖胃暖心
记者 沈晓萍 王林威
昨天(9号)上午9时40分,莼湖街道兴化村的老年食堂已经准备好了中午的饭菜,油焖茄子、番茄蛋汤、菠菜炒肉……刚出锅的菜冒着热气,散发出阵阵香味。
“我们每天7点多就过来了,洗菜、切菜……要提前做好准备,确保上午10点准时送出。”兴化村村民邬素赞是食堂工作人员,她告诉记者,食堂结合老人特点,讲究荤素搭配、营养均衡、软烂易嚼。炒完菜后,几名工作人员把做好的饭菜整齐地放在保温箱中。随后,再由送餐车将热乎乎的饭菜送到周边村的服务中心取餐点。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每天的食材由宁波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统一配送。”莼湖街道社会事务办公室社会事务专员蒋旭雷告诉记者,食堂会根据老人需求和意见,不定时更新调整菜谱,让他们吃得放心、吃得安心、吃得开心。
上午10时20分,莼湖街道田央村的取餐点内,陆续有老人过来取餐。“年纪大了,自己做饭不方便,现在每天10点多来这里取就可以,4元一餐,饭菜荤素搭配,真是太方便了。”田央村老人王亚明告诉记者,得知有订餐服务,她第一个就报名了。无论刮风下雨,餐品都会准时在上午10时20分和下午4时30分送到。
兴化村老年食堂建成之初,食堂的助餐对象主要为本村70周岁以上老人,以及不足70周岁的低保户、低边户、残疾人及独居老人等。考虑到兴化村周边的多个行政村有着不少独居、高龄老人,街道通过深入调研和排查,确定了服务对象和服务方式。今年3月初,街道利用兴化村老年食堂,将老年助餐服务延伸到了田央村、琅溪村等行政村,短短一个月,订餐数量日益增多。
“老年助餐服务是老人关心的‘关键小事’,也是事关千家万户的民生实事。我们通过政府补一点、老人出一点、村集体经济支持一点等方式,探索为老助餐运营模式。”蒋旭雷说道,下一步,食堂将继续与周边村社对接,将送餐服务范围扩大,让周边更多老人“舌尖上的难题”逐步转变成“舌尖上的便利”,让他们告别“吃饭愁”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