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索引号 11330283002980743L/2024-152098 组配分类 统计分析 主题分类 统计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公开范围 面向全社会
发布机构 区统计局 发文日期 2024-05-09

一季度奉化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字体:【大】 【小】

一季度奉化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一季度奉化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初步核算,一季度我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1.5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5.7%,比去年全年加快1.7个百分点,增速并列全市第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63亿元,同比增长4.7%,增速位列全市第2;第二产业增加值137.90亿元,同比增长4.6%,增速位列全市第9,其中工业129.61亿元,增长5.1%;第三产业增加值89.02亿元,同比增长7.4%,增速位列全市第1。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2%、46.8%和51.0%。

一、季度全区经济运行情况

(一)从生产领域看

1.农业生产稳步增长,畜牧业实现大幅增长。一季度,全区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30亿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增长4.6%,比去年全年放缓0.1个百分点,高于宁波平均1.0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市第2。其中,全区实现畜牧业产值1.16亿元,同比增长58.6%,拉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速2.4个百分点。春耕经济作物保持稳定发展,实现农业产值3.77亿元,同比增长5.5%,其中,花卉园艺总在地面积同比增长8.8%,草莓产量同比增长4.3%,蔬菜产量同比增长2.6%。实现渔业产值10.30亿元,同比增长3.7%。受气候影响,竹笋减产,实现林业产值3.45亿元,同比下降5.5%。

2.工业生产平稳开局,头部企业带动明显。一季度,全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2.99亿元,同比增长6.4%,比去年全年加快1.0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市第7。头部企业贡献明显,17家5亿元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同比增长17.5%,对区属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度为58.1%。分企业看,企业增长面为60.1%,比上年全年加快17.4个百分点;分行业看,行业增长面为68.8%,比上年全年加快31.3个百分点。创新驱动引领发展,初步统计,一季度区属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合计5.99亿元,同比增长23.2%,比营业收入增速高12.0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区新产品产值同比增长18.7%,高于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10.7个百分点,拉动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3.9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为23.0%,同比提高2.0个百分点。数字经济、高端装备产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18.0%和15.2%,比区属规上工业分别高6.6、3.8个百分点。

3.服务业提速增效,多个行业增势较好。一季度,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4%,比去年全年加快5.5个百分点,高于宁波平均2.4个百分点。其中,批发和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同比增长26.7%、19.8%、11.3%,分别比去年全年加快15.7、10.4、4.5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同比增长3.4%,转负为正,比去年全年加快21.9个百分点。其中,运输相关行业营业收入、互联网软件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机关事业单位工资福利支出同比增长127.6%、53.5%、26.8%,分别高于宁波平均107.7、14.8、14.8个百分点,分别增速位列全市第1、第3、第1。

(二)从需求领域看

1.房地产阶段性调整,建筑领域承压前行。一是三大结构投资增速“两高一低”。一季度,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7.96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5.8%,低于宁波平均12.6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市末位。从三大结构投资来看,完成基础设施投资20.42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6.8%,增速位列全市第7;完成制造业投资为13.2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3.6%,增速位列全市第1;完成房地产投资50.26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1.1%,增速位列全市末位。二是建筑业总产值较快增长。全区实现资质以上建筑业总产值45.90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5.7%,高于宁波平均18.2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市第1。三是商品房销售面积扭负为正。一季度,全区商品房销售面积22.75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4.7%,增速扭负为正,实现了2023年7月以来首次正增长,增速位列全市第3。

2.市场销售持续向好,汽车类消费市场增速较高。一季度,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1.4%,比去年全年加快1.5个百分点,比宁波平均高6.9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市第2。全区批发业销售额、零售业销售额、餐饮业营业额同比增长46.6%、40.8%、25.5%,分别比宁波平均高35.6、27.1、15.8个百分点,分别比去年全年加快37.1、17.0+、9.5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市第2、第1、第1;住宿业营业额同比下降12.3%,比宁波平均低15.5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市末位。从商品类值看,一季度汽车类实现零售额6.67亿元,同比增长72.2%,其中新能源汽车类实现零售额2.15亿元,同比增长449.7%。

3.外贸进出口增长较快,实际利用外资保持增长。1-2月,全区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58.94亿元,同比增长47.8%,比宁波平均高31.5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市第1。其中,出口45.53亿元,同比增长26.9%;进口13.42亿元,同比增长235.8%,贸易顺差32.11亿元。一季度,我区规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4.9%,由负转正(2023年全年增速为-5.5%),分别比去年全年、去年同期加快20.4个和28.3个百分点。其中,通用设备、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汽车制造业等行业出口交货值分别同比增长19.8%、23.6%、24.3%,合计拉动区属规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增长8.1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区实际利用外资1562万美元,同比增长78.1%,高于宁波平均103.4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市第3。

(三)从民生领域看

1.居民收入增速排名靠后,城乡差距持续缩小。一季度,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8452元,比去年同期增长5.6%,增速位列全市第8。分城乡看,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76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1%,比宁波平均低0.9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92元,比去年同期增长7.6%,比宁波平均低0.5个百分点。一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3.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收入保持了稳中向好势头,城乡收入倍差缩小至1.48,较去年同期缩小0.05个百分点,呈持续缩小态势。

2.金融业运行有所放缓,财政收入持续增长。3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1382.25亿元,增长8.7%,人民币贷款余额1776.62亿元,增长14.0%,存贷款余额分别比去年同期回落8.6个和8.9个百分点。一季度,全区财政总收入45.89亿元,增长7.0%,高于宁波平均6.4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市第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71亿元,增长7.4%,高于宁波平均6.1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市第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4.08亿元,增长5.9%,高于宁波平均7.1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市第5。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问题

(一)中烟影响较大

中烟作为我区工业经济稳定运行的“压舱石”,但由于它的行业特殊性,其增速相对较低,因而在经济增长较快的情况下,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我区工业经济的总增速。一季度,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增速位列全市第8,其中,不包含中烟,区属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4%,高于宁波平均4.0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市第1。

(二)服务业发展存在短板

一季度,总体上我区服务业增加值实现较快增长,增速位列全市第1,但依旧有部分行业处于负增长,部分行业效益也不理想。其中,限上住宿业实现营业额8331万元,同比下降19.9%,增速位列全市末位;1-2月,互联网软件信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7003万元,同比增长53.5%,增速位列全市第3,类增加值1380万元,同比增长2.8%,增速位列全市第7。

(三)房地产业阶段性调整

一是建安投资增速仍不理想,新项目入库规模缩小。建安工程投资增速持续下滑,一季度我区完成建安工程投资52.34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21.1%,低于宁波平均21.4个百分点,增速位列全市末位;我区新项目入库个数比去年同期增长5.5%,但新项目计划总投资额比去年同期下降17.3%,房地产新入库项目大幅减少,一季度只有一个新房产(去年同期有5个)入库,计划总投资比去年同期下降80.3%。二是商品房销售市场活跃度仍不足,销售面积下行压力仍存在。目前我区房产市场主要仍依靠政府政策驱动,市场需求仍未完全释放,且我区房屋待售面积116.04万平方米,比去年同期增长179.8%,住房存量显著增加,给全区商品房去化带来较大压力。

三、下步建议与举措

总的来看,一季度全区经济运行稳中有进、开局良好,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依旧复杂多变,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未扎稳。下阶段,要继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省市决策部署,积极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

(一)注重稳定经济促增长

一方面,做好存量文章。对于我区头部企业,应该承担起“稳经济”的政治责任,发挥好大企业“压舱石”作用;对于平台型企业,在稳定预期的基础上,释放活力,鼓励创新,壮大规模;对于中小微企业,营造公平友好的营商环境,降低企业运行成本;对于个体工商户,在政策上给予一定支撑,如扩大经营场所、降低租金等方式。另一方面,做好增量文章。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高、有科技含量的大项目、好项目。加快“四上”企业培育,加大“小升规”“下转上”工作力度,确保达到规模企业及早入库、应统尽统,为经济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二)注重协调发展促平衡

一是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尤其是一些短板行业,努力通过引、育,逐渐做大做强,不拖后腿。同时要统筹好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新产业的发展和未来产业的培育,各行业协调发展。二是重视大小企业同步发展。建议各地行业主管部门在关注重点企业运行情况的同时,也要重视小微企业的培育,尤其是规下重点企业和规上小微企业发展,为全行业发展打好基础。三是优化结构促平衡。如投资领域要做好“调结构”这一文章,要尽力维护房地产业不“断崖式”下滑,更要加快项目投资,抢抓佛教大会机遇,谋划项目,加快进度,极力扩大制造业、基础设施等对经济发展具有带动力的投资总体比重,提高奉化经济持续发展的后劲。

(三)注重优化政策促发展

一是提高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效果,增强企业生产的动力、改善企业发展的环境、提升企业发展的信心,助推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二是千方百计招大引优,为奉化产业优化升级、实体经济发展壮大“夯基垒台”。全力以赴招引好项目、突破大项目,为全区高质量发展、实现全年经济增长目标贡献更大力量。三是贯彻落实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等新政策,因地制宜优化各项实施方案,增强经济回升向好的动力;抢抓五一、国庆等节假日消费机遇,充分发挥消费券政策的叠加效应,增大“假日经济”新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