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2837369622371/2024-154196 | 组配分类 | 政协委员提案 | 主题分类 | 农业、畜牧业、渔业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范围 | 面向全社会 | ||
发布机构 | 区农业农村局 | 发文日期 | 2024-06-26 |
关于区政协二届三次会议第034号提案的答复
傅艳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进一步推动我区特色农产品发展的建议》提案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加强新品种选育推广,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一)强化特色农产品品种选育推广。种子是农业科技的芯片,选育推广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的特色品种,对农产品的品质和效益发挥着决定性作用。近年来,我区持续加强与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的科研合作,持续开展特色农产品品种选育、试验示范、科技推广等合作,涌现出一大批特色优质农产品品种,如水蜜桃系列的圆梦、玉露等;草莓系列的梦之娇、梦之莹、梦晶等;小番茄系列的嘉红100,酸甜果等,初步形成与我区资源环境相应、特色浓郁的精细农业品种结构,农业产值逐年提升。
(二)强化特色农产品新品种创新突破。为推动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等方面突破,我局将组建“区农业产业研究院”,在借鉴区水蜜桃研究所运营经验,分行业设立专业研究所,初期计划新设立草莓-蕃茄研究所、芋艿头研究所、贝壳类养殖研究所,在发挥传统优势农产品迭代升级基础上,做好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新模式引进和试验研究、示范推广;同时开展相关产业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技术咨询工作和产业化工作。
二、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引导农业种植绿色发展
(一)建立健全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大“三品一标”认证力度,全面实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通过二维码实行实名质量追溯;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充分发挥县、乡两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作用,加大农产品产地检测力度,定期对重点区域、重点市场、主要农产品进行巡查监管,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二)构建绿色种植循环长效机制。一是加强病虫害监测,及时上报监测信息,加强信息交流和数据资料收集工作,及时掌握全区病虫发生动态。在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开展系统监测,准确发布预报,指导病虫害统防统治。二是为提升全区农业生产的绿色环保水平,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持续推进全区肥料两制工作。
三、加强农产品宣传推广,提升农产品销售能级
(一)推动农产品电商品牌化发展。积极培育电商公共品牌,以水蜜桃、芋艿头、草莓、曲毫茶叶等特色农产品为重点,引导电商企业开展农产品促销,扩大线上销售规模,助力本地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支持本地合作社、销售公司加强与浙江省公益直播联盟等区外电商项目合作,建立直采直供关系,传播奉化农产品网络品牌,拓展销售渠道。优化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在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中突出对打造网络公共品牌、开展网络营销推广、扩大网络销售规模等农产品线上平台建设补助,进一步做强“海上鲜”一站式数字渔业服务平台、“亲爱的玛丽”区级品牌产品供应链整合平台,有序推进农产品电商发展水平。
(二)积极组织参加各类农业展会。我区每年组织几百家次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团参加省农博会、市农博会、义乌森博会、中国农产品交易会等各类农业展会,通过农产品展示、展销、推介和宣传,提高了各类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促进了农产品进入超市、批发市场的业务合作。据统计,“罗汉”牌芋艿头、“山丁丁”牌雷笋、“雪窦山”牌奉化曲毫、“兴洋”牌水产品等一大批名特优农产品,通过参加农业展会,一方面成功创建“省农博会金奖”“杭州市民最受欢迎十大农产品”等农业品牌,另一方面顺利进入华润万家、大润发、华联等国内大型超市销售,每年销售额近亿元,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四、强化要素保障,促进我区特色农业发展
(一)强化政策引导。出台《宁波市奉化区关于加快农业产业补链强链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奉农〔2023〕225号),注重现代种业发展,鼓励农业企事业单位开展种业培育创新工作,鼓励农业经营主体通过基础设施提升、先进农机装备应用、标准化栽培技术推广等手段,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示范基地。对农作物新品种引育、开展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的经营主体进行精准扶持。
(二)强化人才保障。特色农业发展,关键在于人才,我区深化“返乡回引、培育扶持、技能提升”三位一体“新农人”培育机制,出台系列政策,对农业农村领域创业就业的高校毕业生提供贷款贴息、土地山林租赁补助、农创客评比获奖奖励及人才生活津贴等10余条奖补政策。同时搭建乡创平台、农创客发展联合会,汇集形成“政会企”共富联合体,打造“头雁孵化器”。加强我区农业技术专家同省市专家交流,建立“师-徒-农户”专家结对帮带培养机制,即“银龄专家”帮带培育年轻农技人员,在田间学校现场技术指导农户培养新一代“土专家”,推动我区农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