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泵站开足马力腾容预泄 系今年汛期首次大规模强排
记者 王璐 陈锦溢 通讯员 张雨薇
本报讯 受6月25日强降雨影响,我区部分内河水位迅速上涨,最高水位达到2.3米。为保障安全度汛,多地泵站开足马力腾容预泄,全力发挥水利工程的防洪效益。
昨天上午9时,记者来到善德、山隍等泵站,水泵机组正在源源不断地将内河水排向外河。在善德闸站,泵站运维负责人闻丹丹正紧盯监视屏,时刻关注内河水位和强排水泵的工作状态。“这里共有3台水泵,可随时根据预设积水高度实现自动排水。”她一边记录水位信息一边介绍,“25日晚,3台水泵全部启动强排模式,经过一夜努力,共计排水97万立方米,目前水位已控制在正常范围,后续我们将加强水位监测。”在山隍泵站,记者看到3台水泵同时开启,正以每秒20立方米的速度,将内水外排至东江。
“水闸和泵站承担着汛期调节内外河水位的重要任务。”区农村水利与河湖管理服务处工作人员黄涛介绍道,由于水网相互连通的特性,各泵站联动强排,能更好地控制内河水位,遇到集中强降水时,能更从容地应对河水快速上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经过强排,截至昨天下午3时,内河水位已降至1.6米以下的安全范围。“目前我区5座泵站的14台水泵已全部开启,累计排水650万立方米以上,有效保障了河道堤防的安全。”黄涛表示。
据悉,入汛以来,我区沿江30余座泵站均已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可随时按照上级部门指令和实时河道水位高度开启预排水,控制内河水位,确保平安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