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中学
当前位置:
首页  > 
 >  公共企事业信息公开  >  奉化中学  >  规划计划
奉化中学2023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发布时间:2024-06-05 10:03浏览次数:

奉化中学2023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坚持以二十大重要思想为指引,结合浙江省奉化中学三年发展规划(二〇二年八月——二〇二五年七月)和学校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各方面人员积极性,团结协作,学校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取得显著成绩。现将学校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成的核心目标:

1.加强主题教育学习和党风廉洁教育,继续依托党建品牌创建,将党建与教育教学进一步融合推进。

2.深入落实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进一步加强学生寝室管理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立足活动育人,大力开展学生社团活动,拓宽青年学生的多元化成长途径。

3.顺利完成高一选课分班,扎实落实高三各备课组开好联考质量分析会议,深入开展高三培优工作,顺利迎接首考。

4.根据“双减”和“三新”的形势,制订了校本作业实施方案,组建了校本作业骨干队伍,初步完成校本作业的编写工作并经过专家审核、修订后交印刷厂进行印制。

5.申报成立奉化中学校友会和奉化中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并建立相关章程。

6.深入开展“暖心”工程,依托各种活动丰富教职工业余生活,增进教师身心健康。

7.基本实现食堂和校园内原有卡片数据“二卡合一”,电子班牌更新换代。


二、核心工作与成效:

(一)党建工作

1.落实第一轮主题教育,不断提升党员教师的政治素养。通过集中研讨、“三会一课”等形式深入开展理论学习20次。全体党员教师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专题摘要》等内容6次。本学期,张含璐老师参加了教育局微宣讲比赛,学校也组织了“党员教师学习强国优秀学员评比”、“党员教师赴象山重走长征路”等红色活动。

2.持续加强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重在防范有偿家教、违规接受家长请吃、规范婚丧嫁娶、杜绝酒驾醉驾等行为,坚守廉洁自律,筑牢思想防线。本学年,校党委成员与党员和教师谈话人均累计18次,支部委员谈心谈话人均8次。

3.秉承“勤爱诚朴”百年校训,积极打造“坚守初心 扬帆起航”党建品牌。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党小组活动扎根在教研组,融于备课组和教研组活动中,把党建与教育教学有机结合。自党建品牌创建以来,我校先后获评“宁波市清廉学校”“宁波市绿色学校”等荣誉。

4.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工作不动摇。进一步健全党内制度,提高党内生活质量,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党费交纳制度等。认真做好党员发展工作,制订发展党员计划,为党补充新鲜血液奠定坚实基础。本年度确定入党积极分子2人,培养发展对象1人,预备党员转正1人。

(二)德育工作

1.进一步落实学生行为管理,提高文明素养。本学期继续以《中学生日常行为标准》为准绳,以班级量化考核为抓手,通过定期不定期的检查、监督、通报、反馈等手段,逐步强化了学生各项日常行为的管理。一学期下来,学生校服穿着越来越规范、学生寝室管理更加的有序、跑饭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本学期,学校接连获评“浙江省健康促进金牌学校”、“浙江省文明学校”称号,得到了广泛的赞誉。

2.加强学生寝室的管理与检查。本学期,针对学生就寝速度慢、寝室纪律差、寝室卫生状况不良等突出的问题,德育部门联合全体行政及班主任开展常规性检查和突击性检查,与值周教师、青年教师、宿管阿姨联手共同打造和谐舒适的寝室环境。经过巡查与反馈,真正做到发现问题、高效整改、落实到位,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增进师生的感情。

3.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构筑学生心理安全防线。9月中旬甄选新高一年段舒心员,全面启动新学年的舒心工作坊。9月底,完成新高一的心理建档和测量工作。校心理发展中心开展线上线下各种形式的心理辅导活动,还协助德育部门进行家庭教育的心理支持和干预工作,加强与班主任之间的横向沟通,完善心理预警学生上报制度,坚持每月每人一更新。本学期,心理发展中心接受各级各类有关部门检查督导5次,均顺利通过。王君威、陈文成两位老师申请并通过了B证考核,截至目前我校共有8人拥有B证资格。学校推送的三幅心理画获得了区高中组一、二、三等奖。孙黎黎老师还成为2023年浙派名师培养对象。

4.打造“学习型”班主任团队。为2023级高一年段的8位青年班主任配备专业的班主任师父,通过代际传承的方式引领青年班主任更快的成长。依托名班主任工作室资源,组织各类青年班主任讲座、读书活动、外出学习等活动,通过引领和指导示范交流,青年班主任的专业素养不断得到提升。刘振老师获得奉化区名班主任称号,张园、王晶槿老师获得奉化区骨干班主任称号。

5.进一步丰富学生活动文化。本学期学校本着提升校园文化品位,营造温馨的校园文化氛围的宗旨,开展了一系列高雅、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如开展“129”文艺汇演、龙津大讲堂、“十佳歌手”大赛、师生篮球赛、艺术家进校园、黄冈研学等活动。本学期,校团委组织高一、高二同学参加“诵读中国”经典诵读大赛和“笔墨中国”汉字书写比赛。其中,李函朴、傅佳慧同学获得中学生组软笔宁波市一等奖、浙江省二等奖。

6.立足社团建设,拓宽青年学生成长途径。本学期,共有22个社团(如生物创造营、3D打印社、基础医学社、冰壶社、飞盘社、腰旗橄榄球社等)近600位同学定期定点参与活动。社团活动的开展,真真切切地让学生有了一方天地,去放松自己紧绷的神经,培养自己的兴趣,展现自己的个性。本年度的社团活动还有一亮点,即学校聘请了校外各方面的专家作为我校社团活动的指导老师。去年11月进行了社团指导教师的现场聘任仪式。另外,我校代表队还在2023年全国腰旗橄榄球锦标赛上获得全国第三名的佳绩,实属不易。

(三)教学工作

1.继续以教学“五认真”为抓手,强化集体备课,完善听评课制度,优化作业布置,推动学生指向深度的学习。继续实施校长室推门听课、学校行政成员参与的公开课听评课制度,学期初实施名优教师听课活动,及时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成熟出谋划策。

2.加强同省内外学校合作交流。2023年11月,学校28位师生前赴黄冈中学,开展为期3天的交流访学活动,两校相关人员就新教材使用、校本作业编制、语数英全国卷命题、拔尖优秀生培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接下来,双方还将就学科竞赛辅导、相关命题研究进行进一步合作交流。

3.顺利完成高一年级选课分班。本学期期中考后,学校根据教师的师资情况,提供了选科的规划,并召开了高一的家长会明确了相关的要求,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选科,最终顺利平稳地完成了分班工作。现形成两理科强基班,五普通侧理科班、三侧文科班和一文一理锦溪班的基本布局,为后续的发展、培养打下了较为稳定的基础。

4.精耕细作,进一步抓牢高三教学。本学期,教务处与教科室联动,扎实推进高三各备课组开好联考质量分析会议。经过几次实施,初见成效,既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备课组成员的主动作为,同时还能促使备课组团结协作,形成合力。通过召开尖子生、相关任课教师座谈会、积极调动校内外资源对尖子生的薄弱学科进行一对一指导等多条途径,持续做好尖子生“一生一案”工作,提升他们的学科信心和学科能力。另外,特控临界生的培优工作也落到了实处。这届高三总共266名同学进行了特殊临界生的培优,基本做到每人申请一门首考的冲刺科目的提升,力争首考后放弃该科。教务处安排了四个时间段进行针对性强的小班化培优工作。

经过全校的努力,24届首考在英语难度明显增加的情况下,奉化中学420分及以上的高分段人数有着不错表现,达12人,比23届同期增长50%,其中高三1班方旌旗同学取得429分的全校最高分,400分以上及特控参考线人数继续维持高位运行,态势良好。

(四)教科研工作

1.做好校本作业的改革和创新工作。本学期,力求校本作业个性化、差异性、本土化,更有利于落实国家课程标准,有助于反馈学生学习情况,教科室牵头进行了校本作业的改革和创新工作。通过制订校本作业实施方案、组建校本作业骨干队伍,初步完成校本作业的编写,经过专家审核、修订后交印刷厂印制。语、数、史、地、信息等6门原创性较高的校本作业经过本校和校外专家的评审,并进行了评奖,历史学科获得一等奖。目前,这些作业本都已进入印制阶段。当然这项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下学期仍将不断跟进。

2.邀请高考研究名家,服务高三首考。2023年11-12月,我校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学科邀请校内外对高考有研究的教师,对学生进行考前辅导。生物何荣江、政治金凌俭、历史林雪松、地理金子兴等老师给学生带来新高考的新动向,引导学生要抓住核心主干,重视基础知识。

3.引进特级教师,打造“求是课堂”。学校根据“学术性”高中的培育要求,结合我校“求是课堂”的现状,继续定期邀请省内权威学科专家,倾力打造“求是课堂”。本学期,继续引进语、数、外三门学科的特级教师禇树荣、李昌官、徐雁光,三位学科专家教学经验丰富,教学研究成果突出。三位特教师深入到学科组,深入课堂听青年教师的课堂,有针对性地提出提升措施。三位老师还与我校尖子生结对,参与到“培尖”活动中来。三位教师从高考顶层设计、新高考全国卷考察内容比较、浙江卷与新高考卷对比、高考试题的研究与备考等几个方面给学生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4.以各级各类比赛为途径,激励教师专业成长。本学期,吕芳、朱宁洁、张莹莹等老师在2023年宁波市基础教育精品课评选中获得一等奖。郑颖萍、马慧芳、夏萌、应向明、裘嘉静、李雪于、张园、张颖、何臻晖、胡露优、宋可欣在2023年奉化区普通高中创新题评比中获得一等奖。张一超、夏萌、邬珂颖、何臻晖、徐若翔、糜帅宝、黄巧丽、王泽、刘振、何嘉琦、胡露优、周晨儿在2023年奉化区普高青年教师学科专业知识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学校还在区级名优教师比赛中斩获佳绩:在奉化区第八批名师、第十批学科骨干评选中,顾春杰、陈文成、卓旭丽、陈亚、刘振5位教师获评区名师称号;马明文、张园、孙冰洁、王志平4位教师获评区骨干教师称号。

本学期,我校教师积极撰写论文、开展课题。学校目前有浙江省级课题4项(本学期新增1项),宁波市级4项,奉化区级4项,均有序开展。另外,张颖执笔的《指向读后续写能力发展的课外拓展教学策略研究——以〈典范英语9〉为例》获得宁波市一等奖;陈文成老师主持的《中学生非自杀性自伤(NSSI)行为的现状及其干预研究——以F区为例》获得宁波市教科规划课题二等奖;卓旭丽老师主持的《指向高阶思维发展的高中化学“循证教学”实践研究》获得宁波市三等奖。这一学期,据不完全统计,我校教师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发表、获奖论文25篇。

5.加强学生各类竞赛辅导。本学期,为实现学生的多样化发展,深入开展以学科组为单位的竞赛辅导工作,成效显著。马慧芳老师指导学生孙一骊在“语文报杯•时代新人说”全国中学生征文大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汪洁民老师指导的学生李兆轩在2023年浙江省高中物理竞赛中获得省一等奖;王丰老师指导的潘恩旭、毛信睿同学CSP-J/S非专业级软件能力认证(提高级第二轮)省二等奖;赵俊老师指导王若同、王泽成、许哲荣在2023年37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中获得省二等奖。学校运动队在“龙腾体育杯”2023年奉化区中小学体育运动会(高中组)区冠军。

(五)其他重要工作

1.为尽可能挖掘各地校友力量,促进学子们反哺母校,助力母校可持续发展,本学期申报成立奉化中学校友会和奉化中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建立相关章程。2024年1月,奉化中学校友会成立第一次筹备会议顺利召开,各地校友会会长共同参会,会议就校友会章程、组织结构等进行协商,并计划在今年3月召开校友会成立大会暨教育发展基金会揭牌仪式。

2.学校为助力学生多元化发展,也做了相当多的工作,本学期除了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团活动外,还创新性地引进域内高层次的博士资源,设立奉化中学“博士工作站”,助力学子们更好地做出学涯规划,播种学子们成长求学追梦的种子。

3.继续深化智慧校园建设,师生园区内用卡“最多跑一次” 已经通过努力基本实现。另外,电子班牌硬件整体更换133台(含锦溪书院),并全新部署以android为框架的系统,并完成基本测试,在权限及应用方面深度给结合我校实际进行了基本的规划。教务考务系统、考风考纪宣传、一周通知公告、德育宿舍纪律卫生情况等信息都可以实现数据同步,初显成效但部分功能仍需继续开发。

4.本学期,学校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暖人心”工会活动,如教师节送祝福活动、教工趣味运动会、重阳节祝寿、现场写春联活动、教师迎新春系列活动,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内涵,活跃了校园气氛。尤其地,本学期还规范化了学校教师协会活动,建立教师协会总理事会,重新组建选拔了一些接地气的教师喜爱的协会,如奉中跑团、青春舞场、瑜伽协会、羽毛球协会、烘焙协会、书画协会、读书协会等,都让老师们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增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活跃了教师间的气氛,促进教师的身心健康。本学期,郑颖萍老师的《燃一点微光,探教育之可能》获得区级优秀读书笔记一等奖。袁世龙、糜帅宝、方郅文、吴建峰、陈双喜参加奉化区第一届“知行杯”三人制篮球赛并荣获一等奖。


三、反思和展望

总体来说,这一学期以来,取得的成绩是显著的,是有目共睹的。但学校工作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还是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比如如何进一步促进年轻班主任的成熟成长、如何进一步落实教研组听评课制度、如何进一步管理学校各类智慧化设备、如何进一步建设学校文化、如何有效提升部分学科教师的专业发展内驱力等。

在下一学期,我们将更加关注学校的内涵特色发展,着力打造校园文化品牌。奉化中学全体师生也将继续勤勉履职,奋发作为,攻坚克难,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优化工作机制,服务学生,创造出属于我们更好的明天!


20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