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发挥榜样“磁场效应” 引领矫正对象再起航——记奉化区捷达阳光家园

记者 邬怡灵 王层裕

“毕业时,因择业不当,我掉入了‘金融诈骗’陷阱,对生活丧失了信心。”居住在锦屏街道的小芳(化名)告诉记者,当时奉化区捷达阳光家园的工作人员联系她,邀请她在缓刑期间参加社区培训,还根据她的特点,向浙江捷达物业集团有限公司建议,把她招录到公司管理部。“半年后,我开朗了许多,身边朋友也多了,去年公司的春节联欢会上,我还登台表演节目,获评公司的‘服务明星’称号。”小芳说。

7年来,类似小芳这样的“转型”案例在捷达阳光家园不胜枚举。成立于2017年7月的捷达阳光家园是一个专业从事社区矫正帮教工作的公益组织,以位于区司法局的阳光家园为中心,在尚田、莼湖、溪口设立3个服务点位,由11名专职工作人员与各镇(街道)志愿者对接。自成立以来,捷达阳光家园通过“政企社”联动的社区矫正模式,累计帮助2181名社区矫正对象成功回归社会,实现帮教率100%,脱管率、再犯罪率均为零。

与一般志愿服务团队不同,捷达阳光家园链接的“锋领矫正”志愿服务队、“蓝纽带”志愿服务队等7支志愿团队、3000多名志愿者中,有不少是各区直机关单位的党员和浙江捷达物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员工,还有一部分是社区矫正人员,他们共同参与志愿活动。

“我们通过人性化和‘去标签化’的方式,发挥榜样的‘磁场效应’,每年开展500多次公益活动,矫正对象可以自主选择参与公益活动的时间和内容,目前记录在平台上的志愿服务时长已达17426小时。”捷达阳光家园秘书长金红燕介绍,志愿服务队的常规活动内容包括每周五、周日在区人民医院导医,每周四在凤山体育公园清理垃圾等,还有不定期开展的平安公交、奉邑文明行动、关爱残障儿童行动等公益服务活动。2019年,捷达阳光家园孵化的由部分解矫人员自发组成的志愿服务组织“阳光之馨志愿服务队”成立,成员们将做好事、行公益融入日常生活,改写人生轨迹。

在探索社区矫正模式的过程中,考虑到以往社区矫正力量不足、教育手段单一、改造质量不高等问题,捷达阳光家园广泛动员机关单位及社会组织中具有专业知识、热心社区矫正的党员担任志愿者,成立“锋领助矫”工作室,传播社会正能量。工作室根据志愿者特长优势,设立业务指导组,围绕矫正对象开展“道德引导”“法治辅导”“心理疏导”“技能指导”“帮扶开导”五方面服务内容,并对应成立“正气塑心”“守法正心”“情感连心”“技能安心”“帮扶暖心”五个教育帮扶小组,引导矫正对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职业技能、拓宽就业渠道,以良好精神面貌回归社会、融入社会。此外,依托浙江捷达物业集团有限公司的资源和就业优势,捷达阳光家园累计开设电工、电脑、家政等20多个类别的技能培训课112次,帮助115人上岗就业,其中57人在浙江捷达物业集团有限公司工作,有6人走上了管理岗位,2人获评“服务明星”。

2020年,捷达阳光家园被评为宁波市社会工作示范基地;2021年,入选浙江省政法工作现代化创新引领项目;2022年,获评宁波市物业服务行业优秀志愿组织;2023年,入选浙江省社区矫正就业基地……7年来,捷达阳光家园依托全省首创的“政府+企业+社会组织”模式,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教育管理服务,打造“温馨阳光”“美丽家园”等一批品牌项目,不仅实现了社区矫正困境的“破冰”,还为全省各地提供了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社区矫正“奉化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