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老年版

“党建链”带动“产业链”

记者 陈锦溢

奉化的栽桃史,最早可追溯到2000余年前。而如今,作为奉化第一主导特色农产品,小小的水蜜桃,已经成为了“大产业”。今年5月,我区在全省率先组建起水蜜桃产业链党委,以点带线、以线成面,将产业链上的多个职能部门、镇(街道)、研究院所、行业协会、企业、共富工坊等多元化单位紧密联结起来,共同构建一个高效协同的产业发展“生态圈”,从布局优化、加工升级、品牌建设等方面精准发力,统筹推进水蜜桃“研发—生产—加工—销售—融合”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今年,奉化水蜜桃总栽培面积约3.5万亩,总产量4万余吨,总产值近6亿元,为当地1.7万余人提供了增收机会,走出了一条党建提质增效、农民增收致富的新路子。

种好水蜜桃 擦亮金名片

面对水蜜桃生产周期短、品质不稳定等种植挑战,如何种出一颗颗好桃是摆在奉化水蜜桃种植端的一个难题。区水蜜桃研究所作为区水蜜桃产业链党委研发端中的一环,一直不遗余力地向广大桃农推广优质的种植品种、先进的种植技术以及规范化的种植管理方法。

通过不断选育,区水蜜桃研究所筛选出一系列适应本地气候、满足市场需求的新品种。目前,已有6个新品种成功通过了国家级与省级的审定。同时,研究所设立了品质检测实验室,从新品种的引进到主栽品种的优化,都进行严格评估与筛选,为桃农种植方案“量体裁衣”。在此基础上,我区构建起一个涵盖早、中、晚熟期的30个主栽品种的水蜜桃种植体系,将水蜜桃供应周期从原先的1个月延长至现在的4个月,让水蜜桃的甜美能够“点亮”一个季节。

在种植技术方面,区水蜜桃研究所不仅面向全区桃农推广“一轻、二重、三疏、四套、五防”的水蜜桃栽培技术体系,还普及生草种植、增糖增色地膜技术等“黑科技”。今年,我区更是创新性地举办了首届水蜜桃疏果大赛,用以赛促学的方式,让桃农在实际操作与经验交流中,有效把握水蜜桃品质,提升整体产量。

走进锦屏街道九岙水蜜桃园,可见智能传感器密布,精准捕捉桃树生长的每一处细微变化,实时监测温度、湿度、光照等关键要素,借助物联网与大数据分析技术,实现对水蜜桃生长环境、周期及病虫害趋势的全面监控与精细化管理。“在数字化管理下,我们的水蜜桃不仅口感得到了提升,更能让消费者吃得放心。”桃园负责人应可辉笑着说。在我区,水蜜桃的种植管理正向专业化转变,目前,全区已拥有5个超5000亩的栽培示范园区和11个千亩级的专业村。

通过党建引领,现代科技为传统农业注入新活力。越来越多的水蜜桃新品种、新技术、新方法从纸上“走”到田头,奉化水蜜桃的品质正科学稳步地提升。

好桃卖好价 只因善吆喝

面对“酒香亦需广传,佳桃更待佳售”的市场挑战,如何把一颗颗好桃卖出去?在奉化区农商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分拣车间,桃农满载着一箱箱水蜜桃而来,智能分拣机轰鸣作业,将次品桃“赶出”流水线,工人挑选、包装、发货,共同守护每一颗水蜜桃的品质。作为销售端的一环,区农商控股集团依托优势盘活产业资源,联合散户发展规模经济。今年,与区内26家桃农种植基地签约全量收购的紧密型订单,覆盖全区半数以上百亩级桃农。“紧密型订单的签约,拓宽了我们的销售渠道,为农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乐野生态农场负责人童建军表示。

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下,奉化水蜜桃的销售走出了新路径。今年,区农商控股集团依托电商平台、商超深度合作及线下销售渠道进行多元化布局。“以我们集团为例,截至目前,今年水蜜桃销售额达1800万元,较去年同期实现了超3倍的增长。”区水蜜桃产业链党委销售端党支部负责人、区农商控股集团党委副书记毛利佳介绍。此外,区水蜜桃产业链党委聚焦“让人才聚在链上”,组织农创客开展“电商直播农创客”培训交流会、推出以水蜜桃为主题的电商直播大赛等,依靠电商渠道,为水蜜桃产业的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水蜜桃好吃,但保鲜期短,如何让奉化水蜜桃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区水蜜桃研究所联合企业经过不断的实验研究,为奉化水蜜桃披上了纳米技术的“保鲜战袍”。区水蜜桃研究所副所长陈妙金告诉记者:“有了保鲜技术加持,八成熟的奉化水蜜桃几乎可以销往全国各地。”如今,奉化水蜜桃远销新加坡、荷兰等多个国家。今年,600盒水蜜桃首次出口中东地区,仅48小时便将这份鲜甜送达异国他乡。

通过党建引领,奉化水蜜桃的销售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逐渐从地方走向全国,从全国走向世界。

做大桃产业 造富一方人

面对水蜜桃质软不耐贮藏、生产周期短、果品浪费多等现状,如何“延伸”一颗颗好桃?区水蜜桃产业链党委拓宽优一产、强二产、连三产的链路,积极联动产业主体,让漫山“桃景”转变成好“钱景”。

在宁波市圆蓝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酿造车间,一颗颗水蜜桃晶莹剔透,在经过挑选、洗涤、热烫、去核、打浆、过滤等一系列精细加工流程后,它们被赋予了水蜜桃汁的“新使命”。“每年看到水蜜桃浪费,我都深感可惜,于是就想出对水蜜桃进行二次开发利用,一方面能够延长水蜜桃的产业链,另一方面也能带动桃农增收致富。”该公司负责人钟雪珍介绍。除了水蜜桃汁,奉化水蜜桃衍生品阵营不断扩大,水蜜桃果酒、翡翠幼桃、蜜桃醋、桃珀饮……不仅延长了水蜜桃的销售周期,减少了因季节性导致的果品浪费,还把桃产品和桃文化更广传播。

果可食、花可赏。除了各具特色的水蜜桃产品,桃花也是一道不可错过的风景。在萧王庙街道林家村“天下第一桃园”,春季,万亩桃林竞相绽放,美不胜收,被省林业厅评为浙江100处“最美赏花胜地”之一。这里不仅是赏花的好去处,还汇聚了丰富多彩的桃园文化活动,山脚下的“桃源赶集”,集结了奉化各地的特色小吃、非遗美食,观光、农家乐、研学等多种体验活动串珠成链,吸引游客前来游玩体验。建设奉化水蜜桃文化博览园、举办奉化桃花马拉松、开设“囍咖节”……区水蜜桃产业链党委正不断挖掘和拓展奉化水蜜桃的美学价值,推动“蜜桃+文旅”跨界融合,将水蜜桃打造成城市文旅的“金名片”。

通过党建引领,奉化水蜜桃正不断延长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一颗小小的水蜜桃,串起我区的一二三产业,让每一棵桃树都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

打好造血增收组合拳,挖掘活血富民新动能。区水蜜桃产业链党委以党建为引领,不断推动组织链与水蜜桃产业链同步延伸、相融匹配,实现从“一颗桃”的单一模式向“一片桃”的集体发展华丽蜕变,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水蜜桃拥有了无限创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