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镇海两地初中信息科技联合教研活动在实验中学举行

IMG_9575.HEIC.JPG

IMG_9572.HEIC.JPG

IMG_9563.HEIC.JPG

IMG_9556.HEIC.JPG

IMG_9549.HEIC.JPG

为了促进兄弟县市区的合作与交流,加强新教材的解读与研讨,进一步提高初中信息科技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学生科技应用创新的数字素养与技能,9月11日,奉化、镇海两地初中信息科技联合教研活动在区实验中学举行。

本次活动由奉化区信息科技教研员董环勇老师主持,特邀宁波市中小学信息科技学科教研员阮程广老师、浙江省信息科技特级教师马建军老师做课堂点评指导和专题讲座,镇海区初中信息科技学科骨干教师、奉化区全体初中信息科技教师共同参与活动。

本次教学研修活动探讨了七年级物联网的教材内容,通过信息科技实验教学策略的探讨与信息科技课堂教学设计的研究,致力于学生在信息科技课堂教学中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活动中,镇海区立人中学陆少超老师带来公开课例《常见的传感器》,奉化区溪口中学杨雨婷老师带来公开课例《物联网展望》,活动内容还包括说课、上课观摩、专家指导、专家讲座、小组研讨等环节,与学生共同“触摸物联网的脉搏,展望未来发展”。

陆少超老师还以未来体育馆为情境,通过实验活动探究各种传感器的功能,构建起学生传感器将环境中被测的量通过检测元件转为电信号记录为数据的知识原理,并利用传感器升级体育馆自动照明、自动遮雨、自动计分等智能应用,给学生带来了丰富的体验。杨雨婷老师通过物联网智慧交通、智能音响、智慧城市的分享,剖析物联网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与边缘计算的联系,感受物联网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鼓励学生融合这些技术大胆畅想未来。马建军老师指出,信息科技课堂教学应注重学科逻辑,遵循学生的学习逻辑(认知规律),采用合理的生活逻辑(真实情境),将信息科技的知识逻辑(数据、算法、网络、信息处理、信息安全和人工智能)让学生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实践逻辑中构建起来。同时,专家们都对两节课各环节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读,指引在座信息科技一线教师们去课堂教学中深度思考与实践!

据介绍,2023年经浙江省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核通过的义务教育教科书《信息科技》中,物联网是重要学习内容之一。作为连接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桥梁,物联网正在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推动着信息科技发展的浪潮和教育的深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