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公共服务更便民 我区数字门牌建设成效显著
记者 康诗文 何腾涛 通讯员 杨晓辉
本报讯 近日,全国乡村地名建设培训班在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举办,奉化作为优秀案例在培训班上作题为“深耕地名智治 全力擦亮‘奉化有名’”的典型经验发言,介绍我区数字门牌建设成果。
自“乡村著名行动”开展以来,我区以浙江省数字门牌应用试点为契机,以门牌二维码为载体,重塑地名地址数据流和业务流,实现数字地名标志城乡全覆盖,构建地名地址智慧协同服务系统,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促进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
“数字门牌是省民政厅的一项重要数字化改革成果,我区的数字门牌二维码由宁波市数据局统一生成,是每个门牌的电子‘身份证’,具有地址编码唯一性,一址一码。”区民政局区划地名科科长卓登峰介绍,2021年6月,我区被列入省民政厅、省公安厅第一批数字门牌应用试点,推进数字门牌的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管理和建设。截至目前,我区共归集各类地名数据11864条,地址数据38万余条,将已安装(更换)的38万余块数字门牌、3172块数字路牌、283块数字村牌作为地名文化服务宣传阵地,实现扫二维码就能了解周边地名信息、服务项目,大大提升了居民工作、生活便利程度。
依托奉化区地名地址智慧协同服务系统,数字门牌可为农场、农家乐等场所的业务开展提供地址、产品、服务等信息,助力乡村振兴。以岳林街道周家村的爽爽家庭农场为例,扫描其数字门牌二维码,不仅能显示农场的简介、外景和航拍视频,还能“一码获取”周边酒店和景点信息,为游客出行提供便利。